五月十八日陪同舍诸友游慈云寺

室如蜗牛庐,气若炊饭甑。

身无六尺长,当午意已病。

今朝忽破颜,夥此佛宇盛。

长廊引雄风,爽气回秋令。

老僧喜客来,簟竹铺绿净。

书生苦易足,妙兴发觞咏。

枯棋响雷雹,新唱杂雅郑。

放怀百念空,纵饮双瓶罄。

我衰本蒹葭,玉树纷照映。

忽惊涉瀛洲,骤喜陪鹤乘。

日昳尚踌躇,欲去不忍径。

归来掩关卧,汗雨复流胫。

赐沐幸许休,命驾何妨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慈云寺与友人游玩的一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室如蜗牛庐,气若炊饭甑”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庙的简朴与清静,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天地中。接着,“身无六尺长,当午意已病”则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今朝忽破颜,夥此佛宇盛”一句,诗人的情绪突然转变,面对寺庙的盛大与庄严,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敬畏。长廊、雄风、秋令、老僧、绿净的竹席、妙兴的觞咏、雷雹般的棋声、雅郑的新唱,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寺庙生活的丰富与和谐。

“放怀百念空,纵饮双瓶罄”表达了诗人彻底放松的心情,与友人共享美酒佳肴,忘却尘世烦恼。接下来的“我衰本蒹葭,玉树纷照映”则是诗人自谦之语,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忽惊涉瀛洲,骤喜陪鹤乘”一句,诗人仿佛在梦中游历仙境,与仙鹤为伴,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最后,“日昳尚踌躇,欲去不忍径”表现了诗人对这次游玩的留恋之情,即使夕阳西下,也不愿离去。

“归来掩关卧,汗雨复流胫”描述了诗人归家后的疲惫与满足,而“赐沐幸许休,命驾何妨更”则表达了对再次出游的期待与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十日晚凉可喜秋思浩然乘兴独游至崇宁寺谒须上人表以次元闻而造焉既归而作是诗

秋风日已佳,今我何不乐。

出门念所之,兴至不待约。

言乘独往愿,偶信登山脚。

道人心似灰,白首无住著。

经旬不下堂,为我蹑芒屩。

茶瓶既徐进,涧水亦屡酌。

谈从青山远,思与孤云薄。

俯观市上人,扰扰何纷泊。

向来簿领中,岂复知寥廓。

两侯天下士,皎若云间鹤。

肯作哙等伍,此意真不恶。

少年悦纷华,寒士守寂寞。

譬如冰与炭,志亦言其各。

请为东土游,一继支许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发颍昌留别韩次律苏叔党

行迈日久远,亲旧日已疏。

眼中惟牙官,从我走道途。

俗状谁使汝,渐赤由近朱。

颍川多名士,古来豪侠区。

历代愧不能,叩门韩与苏。

酌我瓮头春,舞我闺中姝。

清言发谈笑,嘲戏颇不无。

使我面辄阔,自忘官职粗。

斐然欲从之,文字相与娱。

我行未渠央,欲驾复踌躇。

人生如寄耳,聚散安可图。

区区惜别离,此志乃非夫。

临风但相思,有使即寄书。

形式: 古风

九月八日晓起绝粮舟中读书

饥肠彻夜鸣,梦乱不能好。

口腹故累余,勉起不待晓。

贫家无宿粮,庖厨净如扫。

力耕可得食,此计真不早。

居然怀抱恶,坐使百忧绕。

聊复读我书,百家观浩渺。

古人骨已朽,漫烂列华藻。

其言忽起予,一览意自了。

飒然惊短鬓,怒立何草草。

壮心激衰懦,豪气变枯槁。

捧腹故便便,不食今自饱。

方知道义力,非但文章巧。

吾命岂真穷,吾书可长保。

从今复何事,读诵以终老。

不须哀王孙,为谢淮阴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