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鹰扬不减少年时,墨作龙蛇纸上飞。
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诗人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文潞公(即文彦博)的书法风采。"鹰扬不减少年时",形象地赞美了文潞公虽年事已高,但书法依然雄健有力,如同年轻时一般。"墨作龙蛇纸上飞",运用比喻,生动地展现出他的笔墨犹如龙蛇在纸上舞动,行云流水,气势非凡。
接下来,诗人通过"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这两句,表达了对文潞公专注和毅力的敬佩。他嘲笑那些为学书而疲于奔命的人,因为他们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达到文潞公这种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境地。这里的"未裁衣"暗指文潞公的书法已经达到了无需刻意雕琢,自然天成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潞公草书的赞美,既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高超,也赞扬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风貌。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蒙愠未能忧悄悄,得闲时复醉昏昏。
知君亦学无言语,岂悟维摩不二门。
二君豪俊并侯家,歌舞争妍不受誇。
闻道肌肤如素练,更堪鬓发似飞鸦。
太学群游经最明,青衫憔悴竟何成。
齑盐仍作当年味,名誉飞蝇过耳声。
掷简摇毫气吐虹,兴馀庭药咏残红。
今宵文字知无几,鼾睡帘中笑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