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正学心端不论材,吁嗟媒禄漫梯阶。
岁寒万木多摧折,凛凛乔松不可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行之的作品,题为《和宗秀才惠诗七首(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学问本质的理解和对人才的评价。"正学心端不论材"强调的是学习应以内心端正为本,不拘泥于个人才能的高低;"吁嗟媒禄漫梯阶"则批评了社会上过于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认为这种追求像阶梯一样虚浮。接下来,诗人通过"岁寒万木多摧折"比喻在艰难环境中,许多才华之人容易受挫;然而,"凛凛乔松不可埋"则赞美了那些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人,暗示真正的贤才如乔松般不容埋没。整体来看,此诗寓含了对人才选拔和品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吾祖元丰一桂枝,百年门户尚馀辉。
箕裘敢说韦平事,且学宽饶衣短衣。
五世儒冠愧甲门,沧浪何意濯尘缨。
不嫌山鬼揶揄笑,宁得齐儿舒缓名。
碌碌随人未足旌,折腰趋走太清生。
绝怜抗直陈公子,晚欲凭书入帝城。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疏。
底逐风埃轻去鲁,尚馀客气欠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