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四)环竹蓬

浅蓬深隐竹,竹影随日侧。

睡醒日午来,觅影不可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与蓬草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流转中的自然之美。

“浅蓬深隐竹”,开篇以“浅蓬”与“深隐竹”形成对比,既点出了蓬草的低矮与竹子的高耸,也暗示了蓬草在竹林中的隐匿状态,仿佛是大自然中不显眼却又不可或缺的存在。这里的“浅”与“深”不仅指空间上的位置,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竹影随日侧”,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在阳光下形成的光影变化,竹影随着太阳的位置而移动,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光影与时间的关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睡醒日午来,觅影不可得。”最后两句则以人物活动作为线索,引入了时间的另一个维度——人的体验。当主人公醒来,发现正午的日光洒落,试图寻找竹影时,却发现光影已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蓬草、光影和时间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含哲理的意境,让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五)沙潭

沙际明月上,光彩如朝暾。

良朋适不至,独立无与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六)渔崥

鱼乐吾亦乐,其如网罟频。

渊深饵不取,百尺虚垂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七)攓云洞

渡水西岸去,小洞仅容膝。

仰视天上云,片片洞口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质]韵

为周石潭先生作八首(其八)柏坞

遥想柏树下,结茅已成字。

定有素心人,岁晚此相聚。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