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与妙现老堂二公晚步江皋露坐月下夜分乃归老堂有诗次其韵(其一)

步屧榕根晚,明河九面横。

两禅方外得,一笑坐中成。

云去天逾碧,星垂月自明。

寒江正留客,倚杖看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傍晚时分漫步在榕树根下,银河横跨天际九重。
在这远离尘世的禅境中,我与友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云彩飘过,天空更加碧蓝,星星低垂,月光皎洁。
寒冷的江边,我们正留连忘返,倚杖观赏潮水涨落。

注释

步屧:漫步。
榕根:榕树根部。
晚:傍晚。
明河:明亮的银河。
九面:形容众多或广阔。
方外:世俗之外,指禅境。
一笑:会心一笑。
坐中:座中,指聚会或交谈中。
云去:云彩飘过。
逾:更加。
星垂:星星低垂。
月自明:月光自然明亮。
寒江:寒冷的江面。
留客:留住客人。
倚杖:倚靠手杖。
潮生:潮水上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晚步的幽雅图景。"步屧榕根晚,明河九面横"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沿着树木稀疏的地方漫步,眼前是一片开阔的水域,河流蜿蜒曲折,有如九曲之势。"两禅方外得,一笑坐中成"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悟出了禅机,内心充满喜悦,仿佛坐在那份宁静中,就能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顿悟和满足。

"云去天逾碧,星垂月自明"写的是夜幕降临时分的景象,天空中云朵飘散,露出更加深邃的蓝色,而星辰在月光的映照下更加清晰可见。接着是"寒江正留客,倚杖看潮生",诗人邀请朋友停留在这片寒冷的江水边,用手杖作为依靠,静观着波涛汹涌的景致。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夏日夜晚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夜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夏日小集池上次韵明甫之作

生怕微云点太清,箨龙莫作断肠声。

馀霞到晚铢衣薄,满月当空玉斧成。

已结松筠为老伴,不缘蛙黾唤愁生。

但令有酒邀田父,矍铄何须更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用似表弟韵

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

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

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

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年不自量。

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性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

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他时。

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璐垂。

更与丁宁后来秀,醉中来折最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