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彫虫。
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
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这首诗《杂兴简同志(其九)》由明代诗人邹元标所作,通过“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彫虫”开篇,巧妙地将文章创作与英雄豪杰相提并论,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接下来,“彫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两句,既赞美了文学创作的微小技艺,又突出了其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对比了当下的文人追求华丽辞藻的现象,与古代文人注重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表达形成鲜明对照。这反映出作者对当下文风的一种反思与批判。
“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中真挚情感与深刻思想的重视,认为只有真正触及人心的创作,才能如源头活水般源源不断。
最后,“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将文学与儒家经典相联系,强调了文学在传承文化、启迪智慧方面的重要作用。“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则进一步升华主题,暗示了文学作品能够反映自然与社会的奥秘,引领读者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邹元标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圣贤亦有过,此心在自知。
但能洗心改,便是得师时。
昔为屠沽子,撒手證菩提。
昔日蒙不洁,沐浴帝监兹。
仲由喜闻过,卒为百世师。
人心良炯炯,无为蹈自欺。
尘途争捧檄,皇皇曰为亲。
苟遂犬马事,而坠百年身。
曾子能养志,颜生重归仁。
岂无负米者,扬亲亿万春。
家有圣善母,七十共艰辛。
容我衡门老,朝夕共鲈莼。
万乘原非重,一芥不为轻。
茅茨即广厦,沟渎亦沧溟。
翩翩复翩翩,振衣我何营。
至理已跃如,岂必證无生。
逖观尘途士,党与纷欢呼。
世无师旷耳,亦获圭璋誉。
转盼骨己朽,人与年俱徂。
廓落乾坤内,万古皆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