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轩

雨后方池碧涨秋,观鱼亭槛俯临流。

时看隐荇骈头戏,忽见开萍作队游。

喜掷舟前翻乱锦,静潜波下起圆沤。

吾心大欲同斯乐,肯插筠竿饵钓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池塘清新的景象与鱼儿嬉戏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趣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喜悦。

首句“雨后方池碧涨秋”以“雨后”点明时间背景,“方池”则描绘出池塘的形状,而“碧涨秋”三字则通过色彩和季节的结合,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接下来“观鱼亭槛俯临流”,将读者引入一个高处俯瞰的视角,观鱼亭的栏杆正对着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空间感。

“时看隐荇骈头戏,忽见开萍作队游。”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或聚或散的动态美。水草间偶尔可见鱼群穿梭,时而聚集,时而分散,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和谐。

“喜掷舟前翻乱锦,静潜波下起圆沤。”诗人以“喜掷舟前”表达对这一场景的喜爱之情,仿佛是将自己融入其中,与鱼儿共舞。而“乱锦”与“圆沤”的比喻,则分别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粼粼和水下的涟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的光影变化和水底的微妙波动。

最后,“吾心大欲同斯乐,肯插筠竿饵钓钩。”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这份自然之乐的向往,宁愿沉浸在这份纯粹的喜悦之中,而不愿去追求世俗的功利,体现了其超脱尘世、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鱼儿活动的生动刻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洗竹

当日曾移碧玉竿,缭坦交植竞檀栾。

栽培尽力宜长盛,剪拂无人已半残。

洗出烟姿还雅澹,削开龙影起幽蟠。

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删柏

翠柏枝繁郁未伸,我来删理务躬亲。

孤根得地虽经岁,逸势参天不在人。

先易工夫知取舍,后凋颜色长精神。

环材自入他年用,莫厌因时剪择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放泉

缓带凭轩喜放泉,映花穿柳逗潺湲。

谁言胜境须昆阆,自有清音过管弦。

赴海任遥终泽润,灌园思足尚留连。

衰翁日寄南窗傲,枕上时醒白昼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至祀坟

至日郊原拥节旄,先茔躬得奉牲醪。

霜威压野寒方重,山色凌虚气自高。

衣锦不来夸富贵,报亲惟切念劬劳。

连村父老欢相迓,因劝勤耕候土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