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和时敏止茶诗矣而允迪所饷犹未及请再次韵求之

钩绳异曲直,凿枘殊圆方。

蛤死不脱壳,锥颖要出囊。

风蛇互矜怜,蚌鹬相探尝。

纷然天壤间,巨细靡不藏。

孰能使之齐,贤哉我未皇。

付之将毋同,蛮貊犹故乡。

方生天马驹,头作千里昂。

平生刚褊心,立朝慕周昌。

置之岯山下,所用乃针芒。

苦憎茶扰人,能妨春梦长。

季也谓不然,辨理殊坚强。

我欲两可之,笙磬同一堂。

楚人固失矣,齐论亦岂当。

请归亡是翁,文字搜枯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通过“钩绳”与“凿枘”,“蛤死”与“锥颖”,“风蛇”与“蚌鹬”,以及“天壤间”的万物,展现了自然界中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现象。诗人借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世间事物多样性的赞叹,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孰能使之齐,贤哉我未皇”,表达了对世间万物难以统一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谦逊态度。“付之将毋同,蛮貊犹故乡”,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差异的接受与尊重,即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能找到归属感。

后半部分,诗人以“方生天马驹,头作千里昂”描绘新生事物的活力与希望,接着以“平生刚褊心,立朝慕周昌”表达了自己对正直、刚毅品质的向往。通过“置之岯山下,所用乃针芒”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特定环境下,即便是微小的事物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苦憎茶扰人,能妨春梦长”表达了诗人对茶的喜好,以及茶可能带来的宁静与梦想。接下来,“季也谓不然,辨理殊坚强”则展示了诗人与他人观点的分歧,但并未因此产生冲突,而是寻求理解与和谐。

最后,“我欲两可之,笙磬同一堂”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不同意见之间寻找平衡,实现和谐共处的愿望。“楚人固失矣,齐论亦岂当”则对不同观点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暗示了多元视角的价值。“请归亡是翁,文字搜枯肠”则以幽默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过去错误行为的反思与改正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包容、进步的追求。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允迪和诗吝茶弗出而约以棋取之再次韵

仙人烂柯山,坐隐多奇方。

我昔梦见之,正争紫罗囊。

岂独寸筦窥,固已一脔尝。

至今不语妙,了了皆中藏。

陋哉王积薪,亦复干帝皇。

远矣羊玄保,恨不同闾乡。

谁与子方子,忽作斗鸡昂。

居然镗其鼓,甚矣子之昌。

吾师乃庖丁,未尝婴刃芒。

遥知吾发短,不必终缨长。

明朝受敌降,筑坛千步强。

沙溪委道周,北苑陈中堂。

想复闻我言,怒欲奋臂当。

竟无百胜策,空有九回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余以双鸡饷彭子发初不知其皆雌也既而易之其谬如前子发有诗因次其韵

家贫苦厌鸡,粱稻费畜养。

群居颇狼籍,庶类日崇长。

持以赠东家,料择增卤莽。

经旬默不鸣,先生为拊掌。

马也牝而骊,达士有遗相。

望之似木鸡,何尝微技痒。

当令守其雌,不必厉清吭。

开笼郑女双,对舞江妃两。

索我于形骸,见为无乃爽。

聊复相解颐,风来闻笑响。

形式: 古风

中秋夜杨时可与狄端叔载酒见过月下联句

月固不可得,客亦未易逢。

相看且一笑,剧饮须千钟。

石交事绮语,辩口如剑锋。

血指遇巧匠,青蒿倚长松。

平生所欣慕,今夕获从容。

我出元白后,敢蹑李杜踪。

竞誇词激烈,已觉醉蒙茸。

虚文矜画虎,利口极雕龙。

谁能望尘拜,初不希侯封。

云披蟾影白,露浥桂香浓。

河汉淡无色,乌鹊迷所从。

要为青女约,从使蜚廉攻。

渡河天女懒,捣药玉兔慵。

秋凝霜悒悒,晴解云重重。

论功有词客,误晓惊惰农。

兴从庾亮发,景为仲宣供。

夜气凄以冷,斗杓横复纵。

文章余所短,翰墨子之丰。

酒渴思朝汲,肠饥闻夜舂。

宁尽杯中蚁,勿听床下蛩。

思涩惭追骥,篇成类采葑。

我眠君且去,莫待鼓鼕鼕。

形式: 古风

嘲春诗

天公是春父,后土是春母。

风雨作春媒,桃李为春妇。

桃李嫁春来几时,春工不肯使人知。

昨夜小桃微破萼,漏泄春情春不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