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春诗

天公是春父,后土是春母。

风雨作春媒,桃李为春妇。

桃李嫁春来几时,春工不肯使人知。

昨夜小桃微破萼,漏泄春情春不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中的元素赋予了生命,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景象。诗人将“天公”比作春之父,“后土”喻为春之母,形象地展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氛围。接着,通过“风雨作春媒”,巧妙地将春风、春雨比喻为促成春天的媒介,而“桃李为春妇”,则将桃花与李花比作春天的女性象征,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意象。

诗中提到“桃李嫁春来几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花和李花比拟为嫁入春天的女子,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花朵盛开的景象。然而,紧接着的“春工不肯使人知”一句,却以一种幽默的口吻,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不容易被察觉,仿佛春天的使者在悄悄地进行着工作,不愿轻易泄露自己的行踪。

最后,“昨夜小桃微破萼,漏泄春情春不觉”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春天的微妙变化——昨晚,小小的桃花刚刚绽放出花蕾,透露出春意盎然的气息,但春天似乎并未察觉到这一变化。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而又不易察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其悄然无声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赞美和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骑立山祷雨

秦头东衔楚尾及,奠方作镇神灵集。

他山迤逦尽徒趋,中有一峰长骑立。

雨旸吁嗟走祠下,神往救之如跃马。

深中百丈寒潭底,爵名上公地千里。

形式: 古风

次韵何德之喜雪

北风半夜轩昂变,倒泻天河飞似霰。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

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

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

似欺赵子躯六尺,欲恼何郎书万卷。

诗泉要子涌三峡,酒路许吾通一线。

可怜顷刻纵如花,不奈消流终怯晛。

经尝凛冽合增嫌,爱惜为馀犹眷恋。

画莎江上真已奇,歌曲郢中殊不倦。

自惭追琢费巧心,欲为不托嗟无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再次韵

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宋京宏甫见和再次韵

水花浮空出奇变,散者为霙圆者霰。

天翁大是富家翁,细碎剪云亲染练。

山阴晓起右军泣,不见墨池安得砚。

从来缘水不充饥,此日正堪批作片。

书生冷淡恶生活,忍冻悲吟诗满卷。

不知北里富薰天,舞袖对花裁圈线。

红炉炽炭坐生春,本不畏寒那忆晛。

兰台赋风不赋雪,好色岂殊蜂蝶恋。

不如诸孙艺且贤,蜀烹啖客初无倦。

诸公速辩欲忘归,尽磨东庄千斛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