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其五)

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

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

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

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有誉的《感秋(其五)》,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佳节聊登郭隗台,长空澹澹鸟飞来”,以“郭隗台”为背景,点明了诗人选择在佳节之际登高远眺的情境。长空中,淡淡的云雾中,鸟儿自由飞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客衣未授寒砧急,羽檄遥传暮角哀”,转而描写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与紧张。未到换季时节,寒风已至,捣衣声急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寒冷。远处传来羽檄(古代传递军情的文书)的急促声和傍晚号角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战事紧迫、局势动荡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颈联“树色依微临睥睨,云光浮动近蓬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图景。树木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城墙上的瞭望口相呼应;云彩在天空中轻轻飘动,似乎接近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可堪多难当摇落,却忆东篱菊又开”,表达了诗人面对多难之秋,内心感到难以承受,但仍然回忆起东篱边菊花再次绽放的美好情景。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怀希望和乐观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动荡时局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其六)

蓟北风烟惊壮心,感时应觉二毛侵。

功名共羡虞卿璧,世事徒怜季子金。

战后关山生暝色,雨馀城阙澹秋阴。

即看节候堪杯酒,徙倚聊为越客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去和同年胡伯贤

河汉迢迢天宇开,静闻灵籁起高台。

千峰凉雨窗前急,万壑惊涛树杪来。

燕塞乍飘清角断,汉宫时动暮砧哀。

思乡越客情偏切,中夜披衣听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前一夕雨过黎惟敬山房

青山阒寂偶寻君,斗酒哀歌思不群。

天上阴晴浑莫定,人间弦管转愁闻。

梧桐声急千家雨,岩壑寒生四壁云。

明夜月圆谁共看,露荷风竹对秋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山馆秋日陈公载黎惟敬二子过访

高秋岳色翠嶙峋,搔首云天眺望新。

词客共题青玉案,浮名空愧白纶巾。

即愁魑魅窥人过,况复风烟堕泪频。

莫向西风感摇落,浊醪相过任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