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意

忧患无穷生有涯,惟须百事屏纷华。

人谁敢侮修身士,天不能穷力穑家。

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

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忧虑和困苦没有尽头,人生短暂,应排除一切奢华。
没有人敢欺侮那些严于律己的人,即使是天也无法阻挠勤劳者的努力。
常邀请老僧共进夜宵,偶尔与邻居老人品尝秋茶。
在树林中搭建茅屋向来是传统,但即使是简陋的三间瓦房也显得过分奢侈。

注释

忧患:忧虑和困难。
无穷:无尽。
穷:阻挠。
生:人生。
有涯:有限。
屏:排除。
纷华:奢华。
侮:欺侮。
修:修养。
身士:严于律己的人。
力穑:勤劳耕作。
频唤:常邀请。
老僧:年长的僧人。
夜粥:夜宵。
间:偶尔。
邻叟:邻居老人。
结茅:搭建茅屋。
林下:树林中。
瓦屋:瓦房。
太奢:过分奢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述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忧虑和简朴生活的态度。首句"忧患无穷生有涯"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无常,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面对无穷的忧虑应保持淡泊。"惟须百事屏纷华"强调了去除繁杂奢华,追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两句"人谁敢侮修身士,天不能穷力穑家",诗人表达出对自己修身养性、勤劳持家的自信,认为没有人能侮辱那些注重品德修养的人,即使是天道也无法剥夺勤劳农人的收获。

"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描绘了诗人与僧侣共度清贫生活的场景,以及与邻居分享朴素生活的乐趣,体现了其简朴而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两句"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即使是简单的茅屋也满足于心,反映出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琐事,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述感

断简承孤学,穷阎负壮心。

方忧一齿落,何止二毛侵。

买地开幽圃,招僧理废琴。

浮生祇如此,感慨不须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郊行

凄风吹雨过江城,缓策羸骖并水行。

古路初惊秋叶堕,荒郊已放候虫鸣。

壮心耿耿人谁识,往事悠悠恨未平。

斜日半竿羌笛怨,西陵寂寞又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郊行

山色扫石黛,江流涨曲尘。

春晴不终日,老病动经旬。

竹密有啼鸟,村深多醉人。

东阡与南陌,处处寄闲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郊行

春郊无处不堪行,满路人家笑语声。

卖剑买牛知盗息,乞浆得酒喜时平。

西村日落川云暝,东岭虹收海气清。

农事方兴戒游惰,为君来往主齐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