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感四首(其一)

衰发如枯菅,残齿如败屐。

取米煮薄糜,便足度晨夕。

欲知死远近,不必讯龟筴。

四序忽已过,如数堠双只。

发装陌上亭,具食水边驿。

会当一日归,岂有终作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我的头发稀疏如枯草,牙齿残缺像破旧的木屐。
我只需煮点稀粥,就能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早晨和傍晚。
想要知道生死的远近,无需占卜龟壳或蓍草。
四季匆匆而过,就像数不清的里程碑只剩双倍的距离。
在路边的小亭子整理行装,在河边的驿站准备食物。
总有一天我会回家,怎可能永远做异乡的游子。

注释

衰发:稀疏的头发。
枯菅:枯草。
残齿:残缺的牙齿。
败屐:破旧的木屐。
薄糜:稀粥。
度:度过。
晨夕:早晨和傍晚。
死远近:生死的远近。
龟筴:占卜用的龟壳或蓍草。
四序:四季。
堠:里程碑。
双只:双倍。
发装:整理行装。
陌上亭:路边小亭。
具食:准备食物。
水边驿:河边驿站。
会当:总会。
一日归:有一天会回家。
终作客:永远做异乡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岁暮杂感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对归乡的渴望。首句“衰发如枯菅”以枯草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头发的稀疏和衰老;“残齿如败屐”则以破旧的鞋子比喻牙齿的残缺,揭示了岁月侵蚀下的身体状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简朴的生活,“取米煮薄糜”,满足于每日的基本温饱。

诗人认为,想要了解生死的远近,不必求助于占卜,因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四序忽已过,如数堠双只”,四季更替快速,就像驿站的里程碑,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他在路途中的“发装陌上亭,具食水边驿”,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但心中始终怀有回归故乡的愿望:“会当一日归,岂有终作客”。

整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寂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归宿的期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岁暮杂感四首(其二)

天风吹雪片,大者如飞鸥。

岂惟平沟坑,直恐薶马牛。

百钱买薪蒸,千钱赎褐裘。

虽无狐貉温,要免沟壑忧。

小儿为我言,幸可具杯瓯。

园蔬亦复佳,过足翁岂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岁暮杂感四首(其三)

岁尽霜雪稠,相望僵万木。

天岂私梅花,独畀此芬馥。

高标我自有,何憾老空谷。

人言和羹实,晚或参鼎餗。

哀哉世论卑,污我尘外躅。

谁能湔祓之,写真配修竹。

形式: 古风

岁暮杂感四首(其四)

我少虽嗜书,赋性实慵惰。

初志略未酬,白发已无那。

吾儿犹好勇,世事如弃唾。

呻吟编简中,彻旦或未卧。

尔来愈自励,日读易一过。

勉终大学功,吾道要负荷。

形式: 古风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五)

江左谢太傅,高卧颇自喜。

东山岂不佳,惜也终一起。

阿坚偶自败,元子亦适死。

区区疑谤中,勋业端有几。

当时嘲小草,虽戏实中理。

所以山中人,至今笑园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