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寄庠师周介轩先生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首联“传经西楚客,垂老意何如”,开篇即以“西楚客”点明了师者的身份和地位,同时通过“垂老”二字,暗示了师者年岁已高,表达了对师者晚年境遇的关切与思考。接下来的“意何如”则引人深思,师者心中究竟有何感想,是否满足于一生的教书育人?
颔联“湖上十年梦,灯前八月书”,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师者在湖边的十年梦想与灯下苦读的八月书籍相对比,既展现了师者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这里“十年梦”与“八月书”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漫长与学习的艰辛,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珍惜。
颈联“秋心随过雁,旧事纪衔鱼”,进一步深化了对师者情感的描绘。通过“秋心”与“过雁”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师者内心的情感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广阔而深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而“旧事纪衔鱼”则通过“衔鱼”的动作,巧妙地将师者对往事的回忆与记录联系起来,寓意着师者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在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尾联“门下垂髫士,翛翛两鬓疏”,最后两句将目光转向了师者的弟子,通过“垂髫士”描绘出年轻学子的形象,与师者的“两鬓疏”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师者对后辈的关怀与期待,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里的“翛翛”形容师者两鬓斑白,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师者年华老去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师者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师者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师者的尊敬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