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
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
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静谧氛围的享受和赞美。"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水桥"开篇便设定了季节与地点,传递出一种恬淡的情怀。"沙痕水清浅,风叶柳萧条"中的"沙痕"和"风叶"生动地描绘了河岸的静谧与树木在秋风中的颤抖,表现了自然界初冬的宁静与纯净。
"关塞长涂直,嵩丘倒影遥"则扩展了视野,从地理到山川,通过对关塞和嵩丘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开阔与深远。"凤楼虽在北,车马不尘嚣"中,"凤楼"作为建筑物象征着城市,而"车马不尘嚣"则强调了这里的清净无为,与喧哗的都市生活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静谧氛围的渲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美好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共生的佳作。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汭宫。
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
阙角月华白,苑墙霜叶红。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
何处初寒好,初寒郏鄏城。
垂绅多俊彦,列第尽公卿。
裘马过从盛,门阑洒扫清。
谁家拥兽炭,尽日管弦声。
天禄淹回德齿尊,暂留汾曲两朱轓。
闲轩坐啸正飞雪,同舍倦游来及门。
空叹高歌如郢客,愧无佳赋似文园。
坐中犹欠邻几在,深负棋枰与酒樽。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