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七)

稽首栖贤老,百拜华首台。

少病复少恼,步履永康哉。

月缺必复圆,鹤去必复回。

时序有循环,雪消春水来。

愿言各加飧,毋重念不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阿字行后作七首》中的第七首。诗中充满了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稽首栖贤老”,以“稽首”表达对高僧的尊敬与敬仰,“栖贤老”则暗示了高僧的修行生活,以及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接着“百拜华首台”,“华首台”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种圣地或象征,通过“百拜”表达了对这一圣地的崇敬之情。

“少病复少恼,步履永康哉。”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向往,认为减少疾病和烦恼,能够使人的步伐更加稳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月缺必复圆,鹤去必复回。”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现象的比喻,月缺终会再圆,鹤飞虽远,终会归来,以此来寓意人生的起起伏伏,无论遭遇何种困难,总有重新开始、回归平静的时候。

“时序有循环,雪消春水来。”这句诗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春天到来,冰雪融化,河流恢复生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两句“愿言各加飧,毋重念不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道路上得到满足,不必过于忧虑自己的不足之处,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健康、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尸林行后作

忆昔度庾岭,四人惟汝存。

况我被逐后,相访独殷殷。

乡邑久已破,眼中无别亲。

寻尸亦多事,啮雪非前因。

万里风波际,一瓢支远频。

华首重相问,然云果不仁。

形式: 古风

住金塔寺十四首(其一)

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

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

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

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形式: 古风

住金塔寺十四首(其二)

居山不在高,但自远城市。

城市非江河,日日波涛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住金塔寺十四首(其三)

亦是前朝寺,寺毁空浮图。

嵯峨插霄汉,寂寞守山隅。

老僧见再拜,持斧斫枯株。

曲直任天然,自手搆茆庐。

四壁坚且厚,一径不崎岖。

筑灶近古井,支床叠破书。

扫叶烧不尽,拾粟食有馀。

明月造其堂,猛虎伏其闾。

山前清浅流,可以濯我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