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

大家子弟弄文墨,其次亦复誇弓刀。

去年校射九百人,五十八人同赐袍。

今年两科取进士,十子钓海顿灵鳌。

迩来习俗益迁善,家家门户争相高。

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

我因行县饱闻见,访问终日忘勤劳。

太平父老知此否,语汝圣世今难遭。

欲令王民尽知教,先自乡里蒸群髦。

古云将相本无种,从今著意鞭儿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宋代黄廉所作的《劝学》诗,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与推崇。诗中描绘了河东和泽州地区的人们,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普通人家,都积极参与到读书学习之中,甚至不惜放弃农事以购书求学。这种浓厚的求知氛围,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诗中提到,去年有九百人参与校射比赛,其中五十八人获得赐袍的荣誉;今年两科选拔进士,十人脱颖而出,象征着通过知识与才能获得社会认可。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努力与成就的重要性,也暗示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黄廉在诗中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珍惜当前的和平盛世,积极接受教育,不仅为了个人的提升,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他引用“古云将相本无种”这一谚语,旨在说明将相之位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实现,鼓励年轻一代要立志成才,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既赞美了宋代社会的教育风气,也寄寓了对后世学子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古代教育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深刻洞察和热情呼吁。

收录诗词(9)

黄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题洪庆观

隔岸山如戏狮子,背看松林闲掉尾。

天际苍茫落数峰,青虬下饮黄河水。

洪涛日夜洗崖脚,容易沙洲忽生嘴。

浮岚积霭增气象,因抱汤城来迤逦。

圣世封疆属乡县,令宰衙门对山起。

朝看片云浮檐栋,暮雨逡巡周百里。

可怜居民老苍翠,未省劳生有尘滓。

乘轺亦复愧斯人,特地邮亭解行李。

形式: 古风

过灵泉寺(其一)

乌噪僧眠春昼迟,松阴楼殿日高时。

入门未脱征裘立,拂壁先看学士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过灵泉寺(其二)

六年道路三经此,山色泉声似故人。

惭愧老僧相慰问,官郎何事过门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灵泉寺(其三)

瘦马行行不著鞭,一逢泉石便留连。

每来无可相求索,只是松窗借榻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