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寄智上人》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描绘与智者僧侣的深厚友谊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信是空门解脱禅,诗能称圣酒称仙”,开篇即以“空门”与“解脱禅”点明主题,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智慧的信仰与追求。同时,将诗歌比作“圣酒”与“仙”,不仅赞美了诗歌的神圣与超凡,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尊崇之情。
颔联“江山狎作烟霞主,文字长留结习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然山水视为烟霞之主,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同时,“文字长留结习缘”则强调了诗歌作为心灵寄托的作用,文字成为连接诗人与内心世界、与智者僧侣情感交流的纽带。
颈联“松下摊经翻鸟迹,壁间题偈破苔钱”,生动描绘了诗人与智者僧侣共处的场景。在松树下摊开佛经,鸟儿的足迹映衬其上,象征着自然与佛法的和谐共生;而壁间的题偈,则是诗人与智者僧侣心灵交流的见证,破苔钱更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寓意着时光的流转与智慧的传承。
尾联“归心近逐曹溪水,何日同师坐画船”,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智者僧侣一同修行,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曹溪水作为佛教圣地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何日同师坐画船,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与智者僧侣共同修行生活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与对诗歌艺术的深情礼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友情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