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访留两日既别赠以诗

委巷无过客,明灯迎此翁。

欢欣屐齿折,羞涩酒瓶空。

烧芋随家法,论诗到国风。

胡麻煮清枣,更拟故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小巷中没有过往的行人,只有明亮的灯光迎接这位老者。
他兴高采烈地走着,以至于木屐都快断了,酒瓶也因喝完而空了。
他按照家传的烹饪方法烧煮芋头,谈论诗歌时能深入到国家的风土人情。
他还想煮一些胡麻和清枣,邀请老朋友一起分享。

注释

委巷:僻静的小巷。
过客:过往的行人。
明灯:明亮的灯光。
此翁:这位老者。
欢欣:高兴。
屐齿:木屐的齿。
折:断裂。
羞涩:形容喝完后空空如也。
酒瓶空:酒瓶空了。
烧芋:烧煮芋头。
家法:家传的方法。
论诗:谈论诗歌。
国风:指国家的诗歌传统。
胡麻:芝麻。
煮清枣:煮熟的枣子。
更拟:还打算。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诗人林亦之在僻静的小巷中迎接一位老友翁丈,他们之间的相遇显得尤为难得。翁丈的到来使得原本冷清的小巷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灯光映照着他的身影。两人欢聚时,连走路都显得欢快,以至于屐齿都可能因之折断。酒瓶也在不知不觉中空了,可见他们的交谈热烈而畅饮。

翁丈不仅对家常烹饪有独特见解,还擅长品评诗歌,能深入讨论到《国风》这样的经典之作。晚餐时,他们共享胡麻煮的清枣,这不仅是美食,更是友情的象征。诗人期待着将来能与这位故人再次共享这样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情感交流,展现了翁丈来访带来的欢乐与深情,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林亦之的笔触简洁而真挚,让人感受到那份淳朴的人情味。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范明府与诸同官饮新亭是夕以莞尔榜之因赋此诗

把烛新亭下,迂疏聊尔歌。

酒缘人品胜,官要野情多。

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

谁知武城笑,深自惜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范都厢

南去封题久不闻,北来数数听寒暄。

联镳太白三千首,击柝长安十二门。

飞观凌空天子国,轻帆半日女儿村。

渊明好趣柴桑近,官职高卑未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表弟章由之为理曲堆屋庐

苦来为客竟何为,宅舍荒村谁与治。

别墅虽无辋川画,生涯堪入杜陵诗。

身如燕子年年去,家似渔舟处处移。

丹井西头曲堆下,更烦岁晚定疏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

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

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

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