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洞

境入龙陂气象清,竹篱茅舍最关情。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两声。

犬吠篱边窥客过,樵归洞口看云生。

兹游莫道求碑石,只为观山也合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严士贞的《斗洞》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间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首句“境入龙陂气象清”,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仿佛置身于一片祥和之中,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接着,“竹篱茅舍最关情”一句,将视线引入到一处简朴的农家小院,竹篱与茅舍构成的画面,既朴素又充满生活气息,触动了诗人的情感。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两声”两句,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山路和静谧的树林,以及偶尔传来的鸟鸣,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生机。这样的景致,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犬吠篱边窥客过,樵归洞口看云生”则将视角转向了日常生活的一幕:一只狗在篱笆边好奇地观察着过客,而樵夫则在山洞口欣赏着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最后,“兹游莫道求碑石,只为观山也合行”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山行的感慨。他并不追求名利或历史的痕迹,而是纯粹为了欣赏山的美而行。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生动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4)

严士贞(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沤麻池

一沼寒光宝鉴开,禅人于此独徘徊。

箨龙引水循徐下,山鸟衔花出洞来。

劈箭桥幽空贮月,盘陀石古半生苔。

灌溪莫道无人见,险似瞿塘滟滪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卫源庙

上国风帆快转输,石林香霭护神居。

龙吟别浦泉声细,鸟拂空潭树影虚。

蹴鞠谁家春竞赏,琅玕千亩翠堪书。

绣衣已觉清寒甚,休遣风霜到隼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侍分司游金城开福寺

自惭辛苦一书生,曾听鸿胪晓唱名。

暂领铜章来石邑,欣陪绣斧上金城。

天涵殿阁撑空阔,溪接檐牙漱浅清。

珍重坡仙留玉带,山门千古有光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涌泉堂

何处堪澄俗虑醒,百花深邃有危亭。

三春塞下烟岚国,六曲江南水墨屏。

列岫拥回乔木岸,寒泉飞过白云扃。

仙壶不惜潺湲景,留与元侯缓带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