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四)

长啸山石裂,我今在东溟。

游目出重徼,搴衣穷绝陉。

奇氛抱珥赤,远影摩空青。

想像旸谷水,徘徊烛龙形。

晨昏相经络,稚耋不得宁。

岂若柯斧烂,看棋了千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沉的海上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长啸山石裂”,开篇即以豪迈之气,展现出诗人面对自然的不屈与挑战。接着,“我今在东溟”一句,点明了地点,将读者带入到广阔无垠的东海之上。诗人通过“游目出重徼,搴衣穷绝陉”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海上自由翱翔的情景,仿佛能够超越重重界限,深入到那遥远的边际。

“奇氛抱珥赤,远影摩空青”两句,运用色彩对比,描绘了海上奇异的云雾与远处天际的景象,红与蓝的交织,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思考。接下来,“想像旸谷水,徘徊烛龙形”则进一步将想象与现实融合,通过旸谷水与烛龙的形象,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晨昏相经络,稚耋不得宁”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无奈,无论是幼小还是年老,都无法逃脱自然法则的约束。最后,“岂若柯斧烂,看棋了千龄”以棋局为喻,表达了对永恒与短暂、静观与行动之间矛盾的思考,似乎在说,与其在短暂的生命中挣扎,不如像棋局一样,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看待世间万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描绘,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21)

吴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五)

遥观杳无极,宛与东霍邻。

悲夫童男女,去作鱼鳖民。

纻屿尚馀聚,蓬山宁尔神。

古棹苔驻迹,仙枰竹袪尘。

短褐徒为拂,飞槎邈难亲。

好携支机石,去跃织女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六)

笑挥百川流,东赴无底壑。

青天分极边,白浪屹为郭。

卉裳或时采,椎髻亦不恶。

投珠鲛人泣,淬剑龙子愕。

海宫眩鳞纕,商舶丰贝错。

盍不呼巨鹏,因风溯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七)

老篙回我舟,沙墺晚烟起。

苍茫鱼盐场,寂历鼓吹里。

人民悲旧王,岁月祀遗趾。

终捐玉几研,不救朱弓矢。

东西八骏马,今古万蝼蚁。

此事如或然,须湔会稽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遂登盘陀石望日出处及东霍山回过翁浦问徐偃王旧城八首(其八)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

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

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