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游惠山

松杉如立密当门,长在山中管送迎。

栖石草根留雪在,响阶檐溜滴春声。

簿书拨置君能到,碑刻摩挲眼倍明。

欲作小诗无好句,只题年月记经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松树和杉木紧密排列在门口,长久住在山中迎接送往的客人。
鸟儿栖息在石头上的草根上,积雪未消,檐下的滴水声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繁忙的公文暂时放下,你能够来到这里,抚摸碑刻让眼睛更加明亮。
想写首诗却找不到好的句子,只好写下年月,记录下我走过的足迹。

注释

松杉:指松树和杉树。
密当门:紧密排列在门口。
山中:山里。
管送迎:迎接送往的客人。
栖石:栖息在石头上。
草根:草丛。
雪在:积雪未消。
檐溜:檐下的滴水。
簿书:公文。
拨置:放下。
碑刻:石碑。
摩挲:抚摸。
小诗:短诗。
好句:优美的句子。
年月:年份和月份。
经行:行走过的路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惠山游历时的所见所感。

“松杉如立密当门,长在山中管送迎。”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的松树和杉树随风摇曳的姿态,它们似乎在守卫着山门,既有力量又具亲切之感。"长在山中管送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象的敬畏与向往。

“栖石草根留雪在,响阶檐溜滴春声。” 这两句则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宁静,雪花仍然停留在岩石和草根之中,而踏在积雪覆盖的台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些声音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

“簿书拨置君能到,碑刻摩挲眼倍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寻。在惠山之行中,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也细心观察古迹,触摸那些被岁月磨损但依旧清晰可辨的碑文。

“欲作小诗无好句,只题年月记经行。” 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这般景色和情感时,对于创作的谦逊态度。尽管想要留下美好的诗句,但最终选择了简单记录游历的时间,以此作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场雪后初晴惠山之旅中的情景与内心感受。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奉贺太尉丞相康里公受苑马上尊对衣之锡督䟎海漕

上公仗钺维藩壮,天子临轩锡马蕃。

金织云龙衣一袭,黄封蜡蚁酒双樽。

朝廷有待供军饷,海阃应思荅圣恩。

将相兼权真注意,好平南服救中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悲淮南

淮民穷到骨,忍复搥其肌。

不知铁钱禁,作俑者为谁。

行商断来路,清野多流离。

主人日边来,四牡驱以驰。

或云易之是,或云收之宜。

几人困往返,遂逐文书移。

救焚卒无策,燎火久益滋。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

虽云便公家,亦复挠其私。

今者纵虎豹,而使渴与饥。

萧萧芦苇林,日夜边风吹。

悲哉淮南民,持此将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岝崿山

倦游华发老飘飘,意气依然在九霄。

努力尚能登岝崿,废诗那可寄参寥。

攲斜古寺云为屋,稳帖溪流石架桥。

安得柳间桃李动,丹青吾欲画生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郭希吕石洞二十咏(其七)小烂柯

游戏一弹棋,岁月驹隙过。

不如两忘机,石上跏趺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