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傍草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

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

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到来万物始绿,芳草萋萋,华丽的车驾驶过已将草地碾平。
无人知晓山脚下,小草顽强地在路边生长。
每年都有人在此停留,何时未见马蹄奔忙。
它们应随着风中的尘土,飘散充盈整个洛阳城。

注释

春至:春天来到。
始:开始。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香车:装饰华美的车驾。
碾已平:被车轮碾压平坦。
不知:不知道。
山下处:山脚下的地方。
来向:趋向于。
路傍生:在路边生长。
每岁:每年。
有人在:有人停留。
何时:什么时候。
无马行:没有马经过。
应随:应该跟随。
尘与土:尘土。
吹满:被风吹满。
洛阳城:中国古都之一,这里泛指繁华的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淡泊与期待。

“春至始青青”,表现了春天初来时万物复苏的生机,草木开始萌发。"香车碾已平"则是说在这美好季节中,道路已经被行人踩得平坦,这里的“香车”可能指的是皇家的马车,也有学者认为是贵族或官员的车辆,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权力和富庶的象征。而道路变得平坦,则暗示着这是一个繁华与活动频繁的地方。

"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诗人对远处山下的具体景况并不了解,却发现草儿已经悄然生长在路边。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接受。

“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表明这个地方每年都有行人经过,而且马匹也常常行走其间,这里的人和车马来往不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

最后,“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诗人希望那些草儿的种子能够随着风,像尘埃一样飘散,与大地上的泥土相伴,然后被风一吹,就能布满整个洛阳城。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循环的一种美好期盼,也是诗人对于自己作品传播和影响力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广泛流传的愿望。

收录诗词(12)

于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褒中即事

风吹残雨歇,云去有烟霞。

南浦足游女,绿蘋应发花。

远钟当半夜,明月入千家。

不作故乡梦,始知京洛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华山麻处士所居

贵贱各扰扰,皆逢朝市间。

到此马无迹,始知君独闲。

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

西风寂寥地,唯我坐忘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王道士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

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高楼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

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