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普化禅师影院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

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

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大一的岁月如今在哪里,仿佛昔日登堂入室的情景。
曾经承蒙金印的荣耀,收养了奇特的野干儿。
龙神的影子笼罩着这里,门前的梧桐竹林已显凋零。
谁说要续写僧侣的历史,为我另立传记的是我的老师。

注释

大一:此处可能指代过去的某一阶段或学府的一年级。
昔时:过去的时间,昔日。
金印:古代官员的印信,象征权力和荣誉。
野干儿:可能是比喻或特殊的弟子,有特别的意义。
龙神:可能象征尊贵或神秘力量。
桐竹:两种常见的庭院植物,代表环境或岁月的变迁。
僧史:僧侣的历史记录,可能指宗教文献。
吾师:指代诗中的老师,可能是实际的人物,也可能是精神导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名为《经普化禅师影院》。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佛法传承的敬仰。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间流转、物是人非的情境。诗人站在禅院中,感受着岁月的变迁,心中涌现出往日在此地与师长们共度时光的情景。

“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曾获得过某种权威的认可或赐予,这里的“金印”象征着皇家的权力,而“野干儿”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修养或是对禅学的独到理解。

“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环境。这里的“影束龙神”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静谧与空间的神秘,而“门荒桐竹衰”则表现出自然界的繁茂和人间的冷清。

“谁云续僧史,别位著吾师。”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佛教历史传承的尊重以及对师父的敬仰之情。诗人似乎在询问谁能继续记录那些僧侣们的故事,同时也在寻找与自己有渊源的师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既表达了诗人个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对禅学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苦雨中作

通宵复连夕,其状祗如倾。

却遣思山者,忽然嫌水声。

好花飘草尽,古壁欲云生。

不奈天难问,迢迢远客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苦热

松桂枝不动,阳乌飞半天。

稻麻须结实,沙石欲生烟。

毒气仍干扇,高枝不立蝉。

旧山多积雪,归去是何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经天纬地物,动必计仙才。

几处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真风含素发,秋色入灵台。

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海晚望

海上聊一望,舶帆天际飞。

狂蛮莫挂甲,圣主正垂衣。

风恶巨鱼出,山昏群獠归。

无人知此意,吟到月腾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