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述古仙居岩老堂诗

床头数卷书,足以乐樵渔。

众谓衣冠传,自同岩谷居。

潜心富仁智,育德审盈虚。

刺史如相访,渊明有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床头数卷书,足以乐樵渔”,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隐士的生活场景:几卷书籍摆放在床头,这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心灵的慰藉。在这样的环境下,隐士可以悠然自得地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仿佛樵夫与渔人般自在。这里不仅体现了物质生活的简朴,更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

接下来,“众谓衣冠传,自同岩谷居”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隐士与世俗社会的不同选择。世人往往追求官场名利,而隐士却甘愿与山岩谷地为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选择不仅仅是对物质的放弃,更是对内心自由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潜心富仁智,育德审盈虚”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精神世界。他们深入思考,追求仁义智慧,培养高尚品德,同时审慎对待人生的各种得失。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也是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最后,“刺史如相访,渊明有旧庐”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如果官员来访,隐士愿意在自己的旧居中接待,这不仅体现了对传统礼节的尊重,也暗示了隐士与外界并非完全隔绝,而是保持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切追求,以及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收录诗词(1)

崔黄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鼓角山

黎明骑马出城阃,鼓角山前访故人。

白水一陂浮鹤背,青田千里叠虬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孔司封题蓬莱阁

三山对峙海中央,高阁新题紫翠房。

玉铉相君颁瑞地,金貂仙子挂冠乡。

云随步武鳌头稳,风满中裾鹤背凉。

吸尽流霞不知醉,直须乘月据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一)

天街雨歇槐飞花,镇东新府腰青緺。

晓排阊阖辞玉皇,肃斋先过文德衙。

赤墀再拜升东涂,赭袍前对明朱霞。

公行早为上所器,恩言褒宠何光华。

翰林紫微文章公,欢然惜去宴头加。

东堂西府争落笔,诗艳万丈灵星槎。

行周四方心尚壮,劲气晚节开胡沙。

东南便乡久思归,翠岩白水得地嘉。

秋风鲈鱼正鲜肥,旗鼓满城看过家。

吾乡禹功有馀烈,旧俗质厚民不哗。

比年天时苦荒札,大资公已勤栉爬。

行当下车镇清和,仁贤相继自足夸。

蓬莱到日望三山,海波浸眼穷天涯。

酒浓诗豪真乐都,莫为画船留若耶。

公才甚高宜大用,归来禁鼓听新挝。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其二)

千兵督府占楼居,刻锁君门一夕虚。

为厌承明新递直,却探禹穴旧藏书。

家头鼓角闻初近,座上湖山画不如。

一道政清貔虎肃,四星密拱紫微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