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

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销魂。

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

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愁绪。开篇“邀鹤云闲,款鸥梦冷”,以鹤、鸥为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空灵静谧的氛围,随后“西风吹散朋簪”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场景,风的吹拂象征着友情的消散,给人以淡淡的哀愁。

“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两句,表达了即使刻意不去想,但因为收到的信件(芳讯)又勾起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情感难以自抑。接着“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通过芭蕉叶上的雨滴和远处的捣衣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雨滴的滴落声仿佛在回应着捣衣人的节奏,形成了一种共鸣。

“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将听觉与内心感受结合,秋雨的滴落声让人无法忽视,它仿佛穿透了心灵,将愁绪滴得支离破碎。接下来“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回忆起与友人在遥远的地方分别的情景,河桥、柳岸、隔浦春深,这些意象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内心的烦乱,原本可以享受的自然之乐,却被内心的思绪所打扰,无法平静地吟诗作赋。最后“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便有人能理解并唱出这离别的哀曲,也无法完全抑制住心中的离愁。

“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则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与友人相聚,共剪烛光,倾诉彼此的心事,共同抚平心灵的尘埃。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后深深的思念与愁绪,以及对重逢的渴望。

收录诗词(15)

袁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见《名媛诗话》

圆冰之中,似是疑非,端详欲惊。

恁两眉恨锁,潜消蛾绿,双鬟愁拥,暗换鸦青。

水剪瞳寒,花搏颊艳,昔日怜伊此日憎。

伤憔悴,问今吾故我,谁驻真形。晶莹枉自通灵。

只难卜、团圞过一生。

叹凭人幻象,随悲随喜,泥人痴坐,如醉如醒。

帘捲春风,奁开秋月,独舞吟鸾感不胜。

重磨拭,照瑕疵无愧,心共澄清。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金缕曲

涌出莲花舌。蓦猜疑、九霄咳唾,霏成红雪。

噙玉怀冰寒不沁,肝胆生来原热。

是半世、胸头凝结。

举目苍凉无处洒,看星星点点沾襟湿。

还比较,泪痕赤。

罗浮飘渺寻仙踪,怨天公、未容化蝶,偏教磨折。

冷雨敲窗魂又返,也似短檠明灭。

只听取、傍人相惜。

说道虚名今古累,甚呕心奇句邀人识。

尘寰梦,转轮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点绛唇.夏日偶成

漫捲湘帘,正雨过凉生庭院。绿荫葱茜。

好鸟枝头啭。午梦初回,懒去拈针线。诗情倦。

茶经香传。且自闲消遣。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秋夜

夜静天空,西风料峭秋声老。浮云如扫。

月到天心小。一卷南华,解却愁多少。香闺悄。

炉烟细袅。锦帐罗衾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