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叶生

带如当风衣出水,曹吴丹青古莫比。

一时更有刘与杨,妙手斲泥端及此。

叶生心匠何瑰奇,异代同声人所推。

颇甘蔬饭绝肉想,神物自应来护持。

花鬘珠冠宝月相,补陀宝山移海上。

净瓶杨柳翠鹦鹉,突兀惊人焕寻丈。

十六尊者初不同,俨然肖貌清而雄。

或伏猛虎制毒龙,或飞锡杖凌虚空。

伟哉功刮造化窟,凛发天风肃毛骨。

来观堵立万口传,坐看声名从此出。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中“带如当风衣出水”一句,描绘了画家笔下的山水景色,如同飘逸的风中带着水意,这种笔法在当时是颇受推崇的。紧接着,“曹吴丹青古莫比”则是说曹操、吴道子以及丹青(可能指的是唐代画家丹青)的绘画艺术无人能及,表明诗人对这些前辈画家的崇敬之情。

“一时更有刘与杨,妙手斲泥端及此”提到同时期的其他画家,如刘、杨等,他们的技艺同样达到了极致。接下来的“叶生心匠何瑰奇,异代同声人所推”则是对诗题中的人物叶生的赞誉,称其艺术造诣独特,不仅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

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在“颇甘蔬饭绝肉想,神物自应来护持”中得到体现,他宁愿过简单的生活,不贪图肉食,而是选择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相信这样会有神明加以保护。

接下来的部分则多描写佛教题材,如“花鬘珠冠宝月相,补陀宝山移海上”、“净瓶杨柳翠鹦鹉,突兀惊人焕寻丈”等,这些都是对佛像、寺院以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最后,“十六尊者初不同,俨然肖貌清而雄。或伏猛虎制毒龙,或飞锡杖凌虚空。”则是对十六罗汉形象的描述,他们各具特色,有的镇服猛兽,有的手持法器飞翔于空中,这些都是佛教中的神圣形象。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画家叶生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李处权对佛教文化、自然美景以及简朴生活态度的深厚情感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术士

君平隐于卜,百钱非少多。

术妙语更简,数精心匪他。

群书了在口,诵解如县河。

驰声日籍籍,问肆肩相摩。

小人恶切直,先生无诡阿。

有时隘穷巷,轩冕纷巍峨。

朋来竞徼福,习吉理则那。

从而再三渎,不告反嘲诃。

少焉一閧散,帘前可张罗。

要知安分者,鲁叟正波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赠刘至道

性静乃可琴,德常乃可医。

二事人所难,而子能兼之。

好古身则润,活人功不赀。

未愧孙思邈,何惭钟子期。

俗眼多重轻,世态工瑕疵。

自视无所嫌,安行复何疑。

子有贤舅氏,闻名四方驰。

勉矣归问津,沛然有馀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宝胜主僧

木落山重重,溪长雨霏霏。

云惨伤客容,风饕裂征衣。

我行已千里,恨无羽翰飞。

倒帆近古寺,烟钟深翠微。

明轩快远目,俛仰涵清辉。

上人惠休辈,道眼与世遗。

匡床竹火炉,翛然自忘机。

馀生尚奔迫,所遇非所依。

天地兵革满,乡关音信稀。

拊膺坐长啸,岁晚将安归。

形式: 古风

赠高老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