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畏庐丈谈诗有感

秋风鬓未丝,言语带霜气。

老人读我诗,谓为俗所忌。

孤生忧患馀,积想辄成累。

惟诗性与近,屈曲可行意。

江湖实寥寥,中亦判泾渭。

向来道恐孤,况夺眼中士。

中原博反掌,送日剩残泪。

奈何廿年短,及此不祥事。

变衰有遣音,发吻动哀吹。

情知穷则然,废去端作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李宣龚所作的《与畏庐丈谈诗有感》。诗中,诗人以秋风自比,感叹自己虽然年纪尚轻,但因经历忧患,言辞间已带有深沉的霜气。他提到自己的诗歌被老者认为过于通俗,可能不被世俗所接纳。诗人表达出对孤独生活的忧虑,以及创作时内心的纠结,认为诗歌虽能传达内心情感,但在当时社会中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进一步感慨,诗人在江湖中的地位寥落,失去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才华出众的人。他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哀伤。诗人意识到,短短二十年的人生,却遭遇了不幸之事,这使他的诗歌更加悲凉,仿佛是他的心声在哀鸣。

最后,诗人明白自己的困境源于命运多舛,但他仍然坚持创作,因为诗歌是他排解愁绪的方式。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诗歌艺术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116)

李宣龚(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哀暾谷

孤生寡所欢,往往叹气类。

宁知哭死眼,遽乃及晚翠。

平时略细行,未尽可人意。

遂令授命日,四海谤犹沸。

丘山挽不前,毫末岂所计。

狂药眩举国,觉痛旋复醉。

改弦非尔力,构衅但取忌。

肝脑所不吝,天日有无贰。

顾或引之去,感语动涕泗。

小臣自愚闇,君难安可弃。

衣冠赴东市,嫉恶犹裂眦。

似怜黄乌章,临终徒惴惴。

吾子有今日,夙愿百已遂。

当贺更以吊,自反觉无谓。

愿收声彻天,愿忍彻泉泪。

敢以朋友私,辱君死君义。

寒风今九月,归骨滞郊次。

孤嫠泣淮水,一叔怆山寺。

忽闻颖儿歌,恐伤侍中志。

行当谋速朽,种梓待成器。

形式: 古风

九日拟游松风閤因雨不果

未到西山已足誇,孰知秋序变天涯。

雨声坐使人留楚,霜意犹悭菊作花。

眼底江湖添浩荡,酒边肝肺长槎枒。

登高能赋寻常事,千载居然属孟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夏口感事

风雨江声里,孤灯落楚乡。

妻孥随棹去,枕簟入秋凉。

喜乱终轻己,残民亦可伤。

谁怜孤士感,拭眼对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子夜闻歌兴尽而返

端坐真堪拟陆沈,小车聊遣散幽襟。

月寒水影微妨路,风远歌声细出林。

物外寡欢成独往,人间可语算知音。

归来百念仍消歇,祇有霜檠对苦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