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新阁

秋浦千万山,苍烟媚高木。

流髟落浦中,泓澄一川渌。

江南佳丽地,六代多遗躅。

不见石城人,空馀琼树曲。

长围山势壮,不驻如车毂。

道人敞重阁,却倚山阳麓。

西江泻轩外,雪浪高如屋。

未若秋浦佳,平铺绀文縠。

水中白石烂,汎汎如孤鹜。

天外九蕖蓉,突兀摇苍玉。

太白一杯酒,杜郎满头菊。

千载忽已空,白骨埋荒谷。

齐山皓发客,逍遥老松竹。

拿舟试一眺,时方秋气肃。

飘萧得胜意,远迩穷幽瞩。

行当乘月来,置榻山头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浦山水的壮丽景色,以及西禅新阁的雄伟与宁静之美。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首句“秋浦千万山,苍烟媚高木”开篇即展现出秋浦山川的壮阔与神秘,苍烟缭绕,高树葱郁,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下来,“流髟落浦中,泓澄一川渌”描绘了水流在山谷中蜿蜒流淌,水色清澈,绿意盎然的画面,生动展现了水的灵动与山的静谧。

“江南佳丽地,六代多遗躅”则将目光转向历史,赞美江南的美丽风光,同时提及六朝古都的遗迹,暗示着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接着,“不见石城人,空馀琼树曲”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琼树曲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美好。

“长围山势壮,不驻如车毂”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壮观,仿佛是车轮的中心,无法停留。而“道人敞重阁,却倚山阳麓”则转向对西禅新阁的描述,展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象。

“西江泻轩外,雪浪高如屋”进一步描绘了江水奔腾的壮丽景象,雪白的浪花如同屋顶一般高耸,充满了动态美。而“未若秋浦佳,平铺绀文縠”则将目光转向秋浦的水面,形容其如同精美的丝织品般平滑而富有光泽。

“水中白石烂,汎汋如孤鹜”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水中的石头,仿佛是漂浮的孤鹜,既具动态感又充满诗意。随后,“天外九蕖蓉,突兀摇苍玉”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九朵荷花如同苍翠的玉石般在空中摇曳,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太白一杯酒,杜郎满头菊”引用了李白和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最后,“千载忽已空,白骨埋荒谷”则以历史的变迁为背景,感叹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齐山皓发客,逍遥老松竹”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旅人在齐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拿舟试一眺,时方秋气肃”则表达了诗人亲自驾舟游览的喜悦,感受秋日的肃穆与宁静。

“飘萧得胜意,远迩穷幽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探索精神,无论远近,都能尽享大自然的奥秘。最后,“行当乘月来,置榻山头宿”则预示着诗人未来再次造访此地的愿望,期待在月光下与山为伴,享受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秋浦山水的壮丽与西禅新阁的雄伟,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余君见赠

老来无暗亦无明,寄息深山避世情。

夫子暗投珠玉惠,我身正似一毫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馀景避世欢,栖迟在丘壑。

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皋鹤。

晚节虽殊途,彷佛当年乐。

间关幽鸟哢,凌乱馀花落。

春风岂有意,群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

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钩窥雅博。

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

惭无锦绣段,何由报金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齐山偶题三首(其一)

杜子风情春水波,至今诗句使人夸。

不知朽骨犹存否,山上年年黄菊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齐山偶题三首(其二)

朝云未散白笴陂,落日已过铜陵西。

不向人间生皓发,直寻仙客上青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