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泾县祝教谕归鹅湖

小邑三年一笑归,鹅湖山下有荆扉。

因思张翰莼羹美,忘却琴高药泽肥。

久客儿应歌陟屺,到家人想下鸣机。

每怀朱陆谈经处,牢落空山几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小邑任职三年后,辞官归隐于鹅湖山下的生活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首联“小邑三年一笑归,鹅湖山下有荆扉”,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从官场归来,选择隐居于鹅湖山下的决定。一个“笑”字,不仅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也暗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颔联“因思张翰莼羹美,忘却琴高药泽肥”,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张翰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而辞官归隐。这里诗人以张翰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胜过官场的荣华。同时,“忘却琴高药泽肥”一句,既是对张翰的呼应,也是对自己追求自然生活态度的肯定。

颈联“久客儿应歌陟屺,到家人想下鸣机”,通过家庭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回归田园后的幸福与满足。孩子在歌唱,家人在忙碌,这些日常的温馨画面,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图景。

尾联“每怀朱陆谈经处,牢落空山几夕晖”,则将目光投向了历史与哲思。朱陆指的是宋代的哲学家朱熹和陆九渊,他们曾在此地探讨儒家经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夕阳西下,空山寂寥,这一景象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以及对自然、家庭、历史与哲思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2)

汪士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木瓜园

木瓜名品擅江东,三月花开烟雨中。

十里明霞红步障,数峰春色锦屏风。

压枝绛蜡融成蒂,映地珊瑚矮作丛。

秋实胜如丹颊美,更期跃马访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潘季通迁居韵

万卉苍苍今已非,古梅犹有岁寒枝。

桥分野色春还好,门对岚光晚更宜。

茶灶政须黄叶煮,琴床已带白云移。

题诗莫厌催租吏,钟鼎山林各有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水西同宪掾李仲

几度匆匆过水西,回岩楼阁久留题。

此行却伴岭云宿,半夜忽闻山鸟啼。

渔火满滩船上下,人烟隔岸树高低。

明朝莫待阇黎饭,踏月披霜过赏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西湖

凉洗冰壶压两峰,镜鸾无地觅惊鸿。

芙蓉池馆鸳鸯雨,杨柳楼台燕子风。

玉笛度云听似梦,画图浮水望如空。

斗牛已属乘槎客,何处凌波第一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