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庆长诗轴

韵如春水初含风,秀如兰芽新出丛。

人间何从有此客,坐令衰老忘龙钟。

新词锵金纷满眼,妙语屑玉霏无穷。

读之置卷欲仙去,风度绝似欧阳公。

儒生寒酸不上眼,江南风流翻手空。

那知此郎蹶然起,笔端五色回春工。

只今陛下固天纵,文章星斗悬高穹。

天生尧舜稷契主,君宜置在明光宫。

雪中呵手研破砚,诗成一笑天开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读庆长诗轴》。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庆长诗轴的欣赏之情。首句“韵如春水初含风,秀如兰芽新出丛”运用比喻手法,将庆长诗轴的韵律比作春水初含微风,清新而富有生机;将其文采比作刚破土而出的兰花嫩芽,既秀美又充满活力。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轴内容的美妙,也暗示了作者对其艺术价值的高度认可。

接着,“人间何从有此客,坐令衰老忘龙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庆长诗轴的赞美之情,仿佛是遇到了一位难得的知己,让原本感到年老体衰的他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这种情感的升华,进一步凸显了诗轴对人心灵的触动。

“新词锵金纷满眼,妙语屑玉霏无穷”则直接赞美了庆长诗轴中的语言之美,如同金石之声响彻耳畔,又如玉屑般细腻,不绝于耳。这不仅是对诗歌语言技巧的赞赏,也是对诗人深厚文学功底的肯定。

“读之置卷欲仙去,风度绝似欧阳公”一句,更是将诗人对庆长诗轴的喜爱推向极致,仿佛读完之后就能羽化登仙,其风度与才华甚至堪比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这一比较,不仅提升了庆长诗轴的艺术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认可和推崇。

后半部分,“儒生寒酸不上眼,江南风流翻手空”两句,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自视甚高的儒生,以及江南风流人物的轻浮,反衬出庆长诗轴的与众不同和其深邃内涵。接下来,“那知此郎蹶然起,笔端五色回春工”则赞扬了庆长诗轴的作者,以其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同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只今陛下固天纵,文章星斗悬高穹。天生尧舜稷契主,君宜置在明光宫”几句,表达了对庆长诗轴及其作者的极高评价,认为其才华横溢,犹如天降神助,应当被置于帝王身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也暗含了对庆长诗轴艺术成就的无限期许,希望其能像星辰一样照亮历史的天空。

整首诗通过对庆长诗轴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艺术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作者才华的敬佩和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期待。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崇高的艺术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同庆长游草堂

万株苍烟间,杳然出微径。

相逢知有得,一笑洗孤愤。

萧萧半窗雨,终日满风听。

绿云到巉绝,小立锐清兴。

约公我辈人,发此一区胜。

春工自无私,风力亦强敏。

柳垂拂掠黄,溪作揩磨净。

篱间殿寒梅,吴姬发微哂。

已忻鸟声乐,更爱游丝迥。

余郎妙天下,气与山岳峻。

春光缠肺肠,霁月磨风韵。

诗如画好马,落笔得神骏。

日斜兴未阑,山穷春不尽。

更为明日游,踏遍钟山顶。

旋汲一人泉,峰头煮春茗。

形式: 古风

庆长出仲宣诗语意有及者作此寄之

我有忘年生,气韵亦秀拔。

岂惟有诗癖,亦醉凌波袜。

平生慎许可,期期不忍发。

但馀说仲宣,十常在七八。

袖中出清诗,韵字清到骨。

遥知亦说我,喜气见须发。

相思一水间,楚岫出毫末。

昨夜西风高,凭栏暮天阔。

识君定何时,目送孤鸿没。

形式: 古风

送庆长兼简仲宣

君诗秀气终不没,长吉精神义山骨。

诸公贵人亦识面,想见宗之双鬓绿。

嗟予弃置卧空山,索寞何人著眼看。

高轩一日肯过我,誇声万口锋刃攒。

当时见君喜不彻,喜中便知有此别。

秋风云帆十幅开,石城浩荡天水接。

淮南不独江山胜,国士英才从古盛。

期与高人冯仲宣,小字同联寄我篇。

形式: 古风

吴子副送性之诗有老子只堪持蟹螯之句因寄之

秋来残暑犹顽赖,推挤不去吁可怪。

哦君妙语齿颊清,冰壶照人吐精彩。

绝知此公风味高,想见尊前持蟹螯。

说禅不用朱藤杖,看月却披宫锦袍。

大藩衣冠蔚城市,君所过从天下士。

忘怀一笑饯年华,醉里千篇是生计。

相知何必盖须倾,此语荒唐却甚真。

人生怀抱要磊落,他年相逢是故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