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怀古(其二)怀郭林宗

炎光日以曀,群阉弄王纲。

忠贤弃野泽,憸狡登岩廊。

李范秉清论,侃侃扶天常。

岂知稽天浸,一苇讵能航。

夫子明且哲,允为万夫望。

匪夷亦匪惠,相时慎行藏。

终然脱奇祸,冥鸿恣高翔。

瞻乌止谁屋,感此怀悲伤。

中郎发潜德,千载扬休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复杂情感与人物命运。开篇“炎光日以曀,群阉弄王纲”描绘了权力更迭的动荡景象,群小操纵朝政,忠良被弃置荒野,奸佞却登上高位,象征着政治的黑暗与不公。

接着,“李范秉清论,侃侃扶天常”赞扬了李范等人的正直与坚守,他们秉持清廉之论,力图维护正义,但面对“岂知稽天浸,一苇讵能航”的困境,即使如一叶扁舟般微弱的力量,也无法改变大势。

“夫子明且哲,允为万夫望”赞美了智者如孔子般的智慧与道德光辉,他不仅是万民的希望,更是道德的灯塔。然而,“匪夷亦匪惠,相时慎行藏”指出,真正的智者在行事上需审时度势,适时隐退,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

“终然脱奇祸,冥鸿恣高翔”表达了对智者最终能够逃脱灾难,自由翱翔的期待与祝愿。最后,“瞻乌止谁屋,感此怀悲伤”通过乌鸦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中无辜受难者的同情与哀伤。

“中郎发潜德,千载扬休光”则以中郎(可能指东汉名士蔡邕)为例,强调了高尚品德的传承与发扬,即使在千年之后,仍能照亮人心,传递正能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对正义、智慧、道德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反思。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晋阳怀古(其三)怀关寿亭

黄星烂长空,汉社倏已屋。

高皇有贤孙,慷慨志恢复。

桓桓寿亭侯,佐佑共驰逐。

紫髯劲如铁,面色类赪玉。

破操遂收荆,虏璋载开蜀。

襄樊陈鱼丽,黠寇势日蹙。

天意不可回,临沮竟颠覆。

生为万夫雄,死义不为辱。

英爽原不亡,鞭霆驾云毂。

至今海宇中,馈奠竞尸祝。

嘉殽荐羔豚,桂醑清且馥。

吕蒙今何如,馁鬼啾啾哭。

形式: 古风

晋阳怀古(其四)怀文中子

洙泗启道统,绵延及孟轲。

轲殁圣绪绝,兹道寝以讹。

河汾有名儒,志道心靡它。

礼乐事探讨,诗书重研磨。

董薛与王魏,从游共切磋。

上希绍绝绪,下欲障颓波。

续经虽云僣,格言亦已多。

云何未学士,持论纷诋诃。

欲知经世心,东征有遗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晋阳怀古(其五)怀郭汾阳

华清春昼长,羯鼓声方竞。

铁骑来渔阳,翠华遽西幸。

郭公真雄才,仗钺事戡定。

北征扫欃枪,东讨戮枭獍。

回鹘请受盟,吐蕃夜奔迸。

从容进退间,顺人且安命。

奸阉亦革面,洒涕起深敬。

汾阳启茅土,宠眷一何盛。

安危系一身,夷夏知名姓。

中兴多英贤,福履谁能并。

茂绩纪汗青,千秋尚辉映。

形式: 古风

晋阳怀古(其六)怀阳谏议

晴壑凝黛色,寒溪漾澄流。

眷昔阳谏议,韬光此夷犹。

贤声彻黼座,徵诏来林丘。

遂辞鹿豕群,去与鹓鹭游。

谓公当謇謇,而公但悠悠。

青蝇忽止藩,贤相投荒陬。

公乃叩阁争,累疏不自休。

精忠贯皎日,劲气凌清秋。

白麻不果降,憸佞恚且羞。

公殁数百载,士风日以偷。

旖旎荃与蕙,兹焉化为茅。

朝阳无鸣凤,立仗多骅骝。

思公不可见,怅然抱孤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