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来时的壮观场景和个人情感。开篇“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展示了官员返程时的排场和昔日登朝的繁华,珠履和旌旗象征着威仪和权力,表明这是一位不凡的人物。
紧接着“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则是官员与家人团聚的情景。竹马代表孩童的玩具,而柏台可能是家中的某个特定地点。这里传达了一种温馨和亲昵。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则描绘了官员返回府邸时的景象,花瓣随风起舞,与楼台相倚,角声送行人回家,宾客们也跟随着主人回到府中。这段落展现了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氛围。
最后“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诗人以“贱夫”自称,表达了对往昔恩情的怀念和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十年两地”暗示了一段长久的离别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既展现了官场生活的繁华,也流露出个人对于亲情和往昔恩情的深切怀念。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
正怜日煖云飘路,何处宴回风满衣?
门掩长淮心更远,渡连芳草马如飞。
茂陵自笑犹多病,空有书斋在翠微。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
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
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
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紫陌尘多不可寻,南溪酒熟一披襟。
山高昼枕石床隐,泉落夜窗烟树深。
白首寻人嗟问计,青云无路觅知音。
唯君怀抱安如水,他日门墙许醉吟。
烟煖池塘柳覆台,百花园里看花来。
烧衣焰席三千树,破鼻醒愁一万杯。
不肯为歌随拍落,却因令舞带香回。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