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契玉立的《登德风亭诗》,描绘了潞郡古黎国的地理风貌和登临德风亭的所见所感。诗中以“潞郡古黎国,历韩分晋阳”开篇,点明地点,随后通过“右顾带河汾,左揖耸太行”描绘了四周的山川河流,展现出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接着,“高阜俯四下,风气殊劲刚”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地势的高峻与独特的气候特点。诗人在“道路阅修阻,山岳互低昂”中,不仅描绘了道路的曲折险峻,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州治列方中,有亭跨崇冈”则转向对德风亭的描述,亭子矗立在高高的山冈之上,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翚飞炫华构,迢递瞰大荒”描绘了亭子的建筑之美以及从亭上远眺的辽阔景象,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大地上。
“犹如沧海珠,群龙护其傍”运用比喻手法,将德风亭比作大海中的珍珠,周围环绕着守护的群龙,形象地表达了亭子的珍贵与独特。最后,“云烟恣吞吐,岩谷发幽光”描绘了云雾缭绕、山谷间光芒闪烁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神秘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德风亭周边人文环境的描绘,“城堞峨前陈,冠盖来相望”,展现了城市与德风亭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们前来观赏的热闹场景。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德风亭壮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
“匪唯壮游观,庶保斯民康”表达了诗人对德风亭不仅作为壮丽景观的存在,更希望它能为民众带来福祉的心愿。“孰奏南薰琴,于彼君子堂”则以音乐和君子之堂为喻,暗示德风亭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文化与道德的高地。
“春风偃露草,夜月照屋梁”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德风亭,无论是春日的温暖还是夜晚的宁静,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持节眺所临,酷暑生清凉”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炎热夏日时,德风亭带来的凉爽与舒适,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
最后,“俯仰陈迹异,对景多慨慷”表达了诗人站在德风亭上,回顾历史变迁,面对眼前景致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德风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人文、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