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一)

我爱二龚,绝胜二唐。克著清节,终始有光。

夫岂不知,伊傅在商。相汤洎高,俱致明昌。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翻译

我更爱两位龚姓之人,超过两位唐朝的杰出人物。
他们坚守清廉的节操,始终闪耀着光辉。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爱:喜爱,欣赏。
二龚:两位名叫龚的人(具体未指明,可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绝胜:远远超过。
二唐:两位唐朝的杰出人物(具体未指明,可能是指唐代著名人物)。
克著:能够展现。
清节:清廉的节操。
终始:从头到尾。
有光:有光彩,有影响力。
夫岂不知:我难道不知道。
伊傅:伊尹和傅说,商朝的贤臣。
在商:在商朝时期。
相:辅佐君王。
汤:商汤,商朝的开创者。
洎:以及。
高:指高明的君主。
俱致:都达到。
明昌:光明昌盛。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吴芾创作的《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一)》。从这短短的几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二龚”(即唐代文学家龚自珍和龚原)的推崇,以及他对于清廉节操的赞美。

“我爱二龝,绝胜二唐。”表达了诗人对“二龚”的喜爱,并认为他们在文学成就上超过了“二唐”(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和王之涣)。这不仅是个人喜好的表达,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文学风格和人才评价的独到见解。

“克著清节,终始有光。”这一句强调了保持高洁品行的重要性。这里的“清节”指的是不受污染、坚守原则的人格特质,而“终始有光”则意味着这种品德将会给人带来永恒的荣耀。

接下来的“夫岂不知,伊傅在商。”似乎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这里的“伊傅”可能是指古代某位贤能之士,而“在商”则暗示这位贤者曾经在商朝(即商代)有过卓越的贡献。

最后,“相汤洎高,俱致明昌。”表达了希望人们都能够像这些历史上的伟人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光辉灿烂的成就。“相汤”可能是指互相激励,“洎高”则意味着攀登高峰,而“俱致明昌”则是期望大家都能共同实现光明与繁荣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和品德的提倡,传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四)

乔木千寻,竟困斧柯。屈原特立,终陨汨罗。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纵如贾谊,犹滞长沙。

形式: 四言诗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其六)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身虽朝廷,心实田里。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以进为忧,以退为喜。

形式: 四言诗 押[纸]韵

和陶停云(其三)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葛巾藜杖,彷佛如生。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和陶停云(其四)

吁嗟人世,如彼南柯。正宜闲处,养此太和。

纵使得意,位高金多。老不知止,宁逃谴呵。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