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词二首题柱(其一)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閒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芍药花儿渐渐盛开,小窗边悠闲地整理着旧笙簧。
谁能唤来诗坛大师,一起吟咏描绘留云借月的篇章。

注释

芍药花开:芍药花盛开。
日渐长:一天天增多。
小窗:窗户。
閒理:悠闲整理。
旧笙簧:旧乐器笙簧。
凭谁:谁能。
诗宗匠:诗坛大师。
共赋:共同创作。
留云借月: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如云彩和月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日景象,芍药花开,时间流转,小窗边细致地整理着旧时的乐器笙簧。诗人似乎在寻找能够共鸣的知音,以便共同赋诗、借助云月之美来丰富篇章。

"凭谁为唤诗宗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传承和技艺高超者的渴望。这里的“诗宗匠”指的是能够领悟并传承诗歌艺术的大家。而“共赋留云借月章”则是希望与这样的人一起创作,借助自然之美,即云与月,来丰富和装饰他们的作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文学艺术传承的深切向往。通过对旧时乐器的整理,这里也蕴含着对过去文化的怀念和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上王通守传易数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形式: 古风

与政仲端夫敬叟季仙至旧圃采采芙蓉金菊之妙时之所当艳者江梅海棠烂然照目可无数语纪之为书长句

秋阳杲杲秋月明,秋风泠泠秋露清。

萧骚池上万松竹,凤笙龙管吹秋声。

山亭与客坐夕阴,眼照万象前横陈。

一年好处在此好,妙质欲纪难状名。

那知天上诗酒星,翩然驰鲸来玉京。

浩然相对发思奇,句法普现千古情。

诗成不用世间语,五言七字虚皇吟。

霞明皎皎芙蓉城,香霏楚楚月魄精。

海棠婉娈斗繁艳,江梅冷淡同芳馨。

东篱采采万叠金,西畴更刈千顷粳。

人生得此亦不恶,措辞莫谩悲愁生。

先生年来真脱俗,看破世间荣与辱。

胸怀坦荡适四时,岂但芳华竞驰逐。

祇今忘物物忘我,物我两忘机印可。

不知门外秋水深,不识纷纷朝市心。

榨头新篘蚁初熟,芡盘剥珠茭切玉。

是秋是春两难分,折花荐酒酒痕湿。

万缘空处罢休休,八表神期汗漫游。

醉乡广大尘世促,明日酒醒诗载续。

形式: 古风

久雨秋怀二首(其二)

汉阴抱瓮自其志,彭泽折腰非本心。

碧梧委路霜信早,黄菊护篱秋气深。

稻场可羡西畴老,红酿黄鸡醉翁媪。

自笑吾侬计太迂,愁满吟怀诗未了。

形式: 古风

久雨秋怀二首(其一)

孤云野鹤情自在,碧水丹山人易安。

哀鸿独叫暮天阔,宿鹭双飞秋雨寒。

蔗林遮眼青到市,桕叶漫山红隔水。

不将浊酒急驱除,满意风光谁料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