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秋季狩猎的壮观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威仪与国家的繁荣。首联“羽林按部下天阊,大漠风高两翼张”以动态的画面开篇,羽林军在广阔的天边行进,大漠之上,强劲的风势仿佛让双翼展开,预示着狩猎的开始。颔联“猎火烧原秋草黑,阵云围碛暮山黄”进一步渲染了狩猎的氛围,猎火照亮了黑色的秋草,阵云围绕着沙漠,暮色中的山峦呈现出黄色,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狩猎现场的景象。
颈联“太平不废三驱盛,神武能调七萃良”表达了对盛世的颂扬和对君主英明的赞美。三驱指的是古代帝王狩猎时遵循的礼制,即每年春季、夏季、秋季各狩猎一次,象征着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百姓的恩泽。神武则指君主的威严和武功,七萃良则是指君主能够调和各方势力,保持国家的稳定与和谐。这两句诗既是对当时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赞颂,也是对君主治理能力的高度肯定。
尾联“应有非熊占吉梦,游畋自古陋长杨”引用了《周易》中关于“非熊”的典故,意指君主应当有吉祥的梦境,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时,将狩猎与历史上的长杨宫(汉武帝常在此狩猎)进行对比,暗示当前的狩猎活动不仅是为了娱乐,更是对传统礼仪和国家治理的一种传承与发扬。整首诗通过描绘狩猎场景,展现了清王朝的繁荣景象和君主的英明统治,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