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上人归天台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入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腊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从前居住在赤城的华顶峰,桂岩芝崦中云雾缭绕。
曾在天地间与习凿齿共度时光,为了寻找陆士龙进入洛阳。
寒冬蜡烛照亮我吟诗度过了腊月的冰雪,雨后花开时讲解经文伴随晨钟声。
心中忽然升起回归的念头,眼前便是本寺门前那株偃松。

注释

赤城:地名,古代道教名山。
华顶峰:山峰名,可能指赤城山的最高峰。
桂岩:可能指有桂树的岩石,象征高雅。
芝崦:可能指长有灵芝的山谷,象征仙气。
习凿齿:历史人物,东晋学者。
陆士龙:陆机的弟弟陆云,也是东晋名士。
腊雪:农历十二月的雪,寒冷季节。
偃松:倒伏的松树,常用来象征坚韧或长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归隐生活,其间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邃表达。开篇“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几句,便勾勒出一个仙境般的居所,山峦、桂树、芝兰与白云交织,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人通过“弥天曾共习凿齿”一句,暗示了自己曾经在佛教修行上有过深入的追求和探索,而“入洛因寻陆士龙”则显示出诗人对先贤陆士龙的敬仰之情,并可能是在精神层面上的追随。

接下来的“寒烛伴吟经腊雪,雨花开讲过晨钟”两句,更是将僧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专注和内心的清净。这里的“寒烛”、“腊雪”、“雨花”、“晨钟”都极富画面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里的“浮沤”指的是心中的波动或是外界的诱惑,而“一念”则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回到真实的自我。而“本寺房前见偃松”则是在强调僧人的归宿之地,以及对自然界中坚韧不拔之物的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佛法和先贤的尊崇,也展现了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慎大詹以吴柑见贶

龙阳休说木奴洲,震泽黄柑占上流。

承露玉浆仙掌曙,亚霜金颗洞庭秋。

香黏素手吴娃丽,冷涤朝酲楚客愁。

应似荔支催入贡,随河飞鸟逐鸣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禁中庭树

直干依金闼,繁阴覆绮楹。

累珠晨露重,嘒管夜蝉清。

霜桂丹丘路,星榆北斗城。

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福州古田宰李堪

由来百里应华星,何况牛刀乍发硎。

五柳不须轻印绶,七闽聊且访图经。

雪天畅饮连浮白,海县抄书剩杀青。

公暇好裁封禅颂,圣皇将欲驾云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福州张从事

万人都督古闽州,幕府旌门映碧油。

阃外依莲滞英俊,樽前啖薤占风流。

犀灯照水窥龙剑,鲸浪喷空见蜃楼。

暇日登高赋沧海,添盐堪为昔贤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