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八景(其三)旗岭廉泉

灵源发山麓,湛湛澄寒辉。

素不污泥滓,时能起沦漪。

沿涧泻瑶琴,触石成珠玑。

来寻惬幽趣,同酌欲忘机。

政喜清热恼,无烦浣尘衣。

何当酿春酒,再拜奉亲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旗岭廉泉这一自然景观的清幽与纯净之美。诗人以“灵源发山麓”开篇,巧妙地将泉水源头置于山脚下,暗示了水源的源头活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湛湛澄寒辉”一句,通过“湛湛”形容泉水的深邃与清澈,“寒辉”则赋予了泉水一种冷冽而明亮的光芒,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清新的画面。

接着,“素不污泥滓,时能起沦漪”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自然之态,即使在平静中也偶尔泛起涟漪,展现出动态与静态的和谐统一。诗人运用“瑶琴”和“珠玑”这两个意象,分别比喻沿涧流淌的泉水如同美妙的音乐,以及触石后溅起的水珠如珍珠般璀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美妙与灵动。

“来寻惬幽趣,同酌欲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希望与朋友一同前来,享受这份宁静与乐趣,甚至在这样的环境中忘记世俗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政喜清热恼,无烦浣尘衣”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清泉的热爱,认为它能消除内心的烦躁与尘世的烦恼,不需要额外的洗涤就能达到心灵的净化。

最后,“何当酿春酒,再拜奉亲闱”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能在春天酿造美酒,以此表达对家人的敬爱之情,再次向亲人表达感激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旗岭廉泉这一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安八景(其四)宝山石瓮

伊谁凿山骨,开作石瓮圆。

不假陶冶工,可拟金石坚。

终日泻飞淙,积岁成重渊。

山灵为呵护,神物常蜿蜒。

有时起风电,白昼生云烟。

黎民沐嘉泽,胜迹垂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宝安八景(其五)彭洞水帘

群峰敛苍蔼,石壁凝寒辉。

如何乳泉下,化作水帘垂。

光荧耀水晶,的皪明珠玑。

月钩谩高挂,云额空自披。

曾闻乘鸾女,浣弄湿仙衣。

信知出天造,不假人力为。

形式: 古风

宝安八景(其六)靖康海市

瀰漫合澜海,南与沧溟通。

蜃气起蛟室,珠光出龙宫。

楼台纷隐见,墟市见空濛。

谩将化城比,还与幻境同。

天风忽吹荡,人物归虚空。

登州景相类,赋咏怀坡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宝安八景(其七)海月风帆

何年役神工,凿破苍崖石。

幽□□□□,□□□□壁。

涛声撼禅关,岚气满空室。

□□□□□,□□□一色。

风来客帆归,月出潮□□。

□□□□□,□□开虚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