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怀广州故人兼送刘申叔元日东渡

出门以往缘何事,可惜年光付淼漫。

已听鹃声不归去,且从马上报平安。

残宵漏尽无多雨,近海楼高特地寒。

况是故人临别际,平明风雪满林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出门远行是为了何事,可惜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
已经听到杜鹃鸟的叫声,知道不能回家,姑且骑马告知平安。
深夜将尽,雨水不多,靠近海边的高楼格外寒冷。
更何况是在老朋友离别的时刻,拂晓时分,风雪覆盖了整个树林。

注释

出门:远行。
以往:远行。
缘何事:为了何事。
可惜:可惜。
年光:时光。
付:流逝。
淼漫:白白。
已听:已经听到。
鹃声:杜鹃鸟的叫声。
不归去:不能回家。
且:姑且。
马上:骑马。
报平安:告知平安。
残宵:深夜。
漏尽:将尽。
无多雨:雨水不多。
近海楼:靠近海边的高楼。
特地寒:格外寒冷。
况是:更何况是。
故人:老朋友。
临别际:离别时刻。
平明:拂晓。
风雪:风雪。
满林端:覆盖了整个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黄节在清末近现代初期所作,名为《除夕有怀广州故人兼送刘申叔元日东渡》。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远离家乡和朋友的思念。

"出门以往缘何事,可惜年光付淼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易逝、难留的感慨,"可惜年光付淼漫"更是直接点出了对岁月流失的哀伤。

"已听鹃声不归去,且从马上报平安。"

这里通过听闻杜鹃鸣叫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已经踏上了离别之路,同时也在告知故人自己的平安,这种方式传递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残宵漏尽无多雨,近海楼高特地寒。"

夜晚即将过去,没有多少雨水,只剩下近海之楼特别的寒冷。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寂寞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况是故人临别际,平明风雪满林端。"

在告别的时刻,诗人特意提及故人,那么深厚的情谊,在平淡如水的风雪中显得更加沉甸和浓重。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抒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光、离别、自然环境以及故人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生朝

堕地未容窥究竟,春风回首独分明。

桑能贯矢身安托,柳已成围事屡更。

歌哭且留他日泪,死生齐迸此时情。

引縆负尽人间世,恐食飞鱼得更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寒夜校张苍水集

冰槎海上若为情,使我今宵涕泪横。

知有鬼神瞰幽独,故于文字见精诚。

遗书已烬犹悬禁,剩句相传有窜更。

难起谢山同检校,善存还欲不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清明忆广州

游子光阴短更赊,踏青何事在天涯。

追寻少日原孤露,忽漫经春又落花。

客里看人归上冢,醉中垂醒梦还家。

断魂正是江南路,日暮寒烟拂柳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南归,甫抵家门,次儿绶华遽殇。吟咏概绝,两月有馀。小暑日,独坐海幢寺后园,得句

鹤鸣失和只增伤,往复吟成鬓渐霜。

历览死生元可了,岂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笋,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寻常经眼事,今朝惟有断人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