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龙友画扇(其一)

一册烟云墨未残,板桥流水碧云寒。

南都王气销磨尽,留得青山画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打开的扇面上,烟云缭绕,墨迹犹新,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板桥下的流水潺潺,映衬着远处的碧色云天,显得清冷而宁静。诗人感慨南都昔日的繁华与权势已消磨殆尽,只剩下青山如画,留存于这把扇面之中,供人欣赏。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以及对自然永恒的赞美。黄燮清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清代文人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题杨龙友画扇(其二)

二月春风散麴尘,波光如镜草如茵。

桃花扇子都零落,忍忆秦淮旧日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其一)

山行无直径,一径辄数转。

绝壁断去路,路尽忍复现。

脩谷袤羊肠,单车出蚁线。

初从井陉入,继讶天磨旋。

人语隔丛薄,鸟声韵葱茜。

去影远已灭,来踪到始见。

负重慎险巇,斗捷耻巧便。

至境贵渐臻,力行尚无倦。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其二)

危冈下千仞,势峭若趋重。

篮舆苦倒悬,前颈承后踵。

临崖步始转,倚壁肩更耸。

吾身在中央,宕飏挂枝蛹。

群峰叠巨浪,碧海莽莽涌。

揽远尽众观,出险有余恐。

须臾历夷坦,轻捷快推拥。

就下抑何易,怦怦使心竦。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双杏行

园中有双杏,烂漫若朝霞。

狂风西北来,币地飞黄沙。

晨起开竹扉,私忧花尽落。

残红虽满园,高枝犹灼灼。

嗟彼堕地花,无风亦脱树。

卓哉此数枝,风吹仍如故。

微物有美恶,君子当何如。

飘风不终朝,吾慎葆其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