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泰山拟唐李白(其三)

崩湍落两厓,风雷日喧豗。

飞梁十万丈,健倒青莓苔。

洞门开石扇,照耀金银台。

兰楣桂为楹,白玉三重阶。

贝瓦碧参差,珠箔光皑皑。

琪花杂瑶树,鸾凤舞毰毸。

坐我紫霞床,酌我青金罍。

琼浆一漱齿,神灵通百骸。

逍遥游象罔,蕞尔遗尘埃。

沧溟连渤海,归去何时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界的元素,如湍流、风雷、洞门、石扇、金银台、兰桂、白玉、贝瓦、珠箔、琪花、瑶树、鸾凤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华美景象的世界。

“崩湍落两厓,风雷日喧豗”,开篇即以湍急的水流和震耳欲聋的雷声渲染出一种壮丽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飞梁十万丈,健倒青莓苔”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桥梁,桥面覆盖着青苔,既显出桥梁的雄伟,又增添了几分古朴与自然的气息。

“洞门开石扇,照耀金银台”则将读者引入一个光芒四射、金银交辉的仙境之中,暗示了这里是一个充满财富与荣耀的地方。接下来,“兰楣桂为楹,白玉三重阶”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仙境的精致与奢华,兰花装饰的门楣、桂木制成的柱子、三层洁白的玉石台阶,无一不展现出其非凡的气派。

“贝瓦碧参差,珠箔光皑皑”继续渲染仙境的瑰丽,贝瓦的碧绿与珠箔的光泽相互映衬,增添了更多的视觉美感。而“琪花杂瑶树,鸾凤舞毰毸”则通过琪花瑶树与飞翔的鸾凤,营造出一种和谐与自由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活力的世界。

最后,“坐我紫霞床,酌我青金罍。琼浆一漱齿,神灵通百骸”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仙境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坐在紫色的云霞床上,还是饮着青金色的酒器中的琼浆,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愉悦与满足。而“逍遥游象罔,蕞尔遗尘埃”则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境界。

“沧溟连渤海,归去何时来”以大海与渤海相连的广阔景象收尾,既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也暗示了诗人对回归内心宁静状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收录诗词(22)

汪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弘济寺观音阁

高阁阚危湍,结搆历机巧。

昨闻灵谷胜,还兹足幽讨。

倒影射虚牖,照我颜色好。

远翠凝不流,江光白如扫。

清梵飘天风,奇岩寄瑶草。

遐忆羲皇人,悠然此怀抱。

形式: 古风

夜上严州滩

上滩似牵羊,下滩如走马。

滩高月未出,石立滩流写。

参商欲低掷,风雨声在下。

夜半入天津,应识支机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燕山行

燕山八月风吹雪,北酒垆头点猩血。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拨琵琶唱频阕。

银铛烧出紫驼峰,华灯夜剪青莲月。

莲花旋舞金莲蒂,鸳鸯绣幕流苏坠。

顷刻能开上苑花,逡巡笑绾章华臂。

年光逝水人间掷,昨日缠头今不识。

丝鞚宝匣出长杨,皓齿蛾眉复东陌。

东陌西楼秋月明,十二阑干曲曲凭。

缑山玉女烟霞上,悔不当年学凤笙。

形式: 古风

王主簿邀过海神庙

海风一夜吹茅屋,海客披襟坐幽独。

主人邀客过南澳,两马萧萧携两仆。

沧溟绀色浮坤轴,晴空峭影含苍玉。

颓垣破瓦纤茅束,短衲容枯如鬼髑。

灵旗不闪祠无木,毒龙上天原有犊。

鲸含鼍作波神逐,潮平日落山魈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