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方壶遥山古木图为桂元芳赋

千年老蛟方蜕骨,蹇偃长身擘厓出。

山樵熟视不敢近,似有雷霆护神物。

仙人来自方壶山,何以写此留人间。

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

芗溪先生读书处,对面高标起烟雾。

会将用汝作灵槎,八月因之上天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题方方壶遥山古木图》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观的画面。首句“千年老蛟方蜕骨”以蛟龙比喻古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古老与威严。接下来,“蹇偃长身擘厓出”描绘了树木生长在险峻崖壁上的姿态,山樵因其气势而敬畏退避。

诗人接着想象“似有雷霆护神物”,赋予古木神圣的气息,暗示其非凡来历。随后,诗人引入仙人和方壶山的神话元素,暗示这株古木可能蕴含着超凡的力量。诗句“樛枝风动铁交屈,苍皮雨溜苔斓斑”细致描绘了树干的形态和岁月痕迹,显示出其坚韧与沧桑之美。

最后,诗人将此树与读书人芗溪先生联系起来,想象它将成为通往仙境的灵槎,表达了对知识与神秘力量结合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色彩,赞美了古木的不凡品质,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熊松云画秋林诗意图送蔡伯雨道士归上清松云在淮阴今其来因见题以赠之就以柬送方壶隐者

松云先生江海客,淮阴市中人不识。

惊风吹沙眼倦开,枕上青山归未得。

上清蔡君仙之徒,邂逅同觅黄公垆。

饮酣脱帽忽大叫,乘兴为写秋林图。

蔡君视之一抚掌,笔法拟我方方壶。

我家山中旧游处,如此长松几千树。

仙岩隐者抱琴来,鬼谷高人吃茶去。

先生有意肯相从,分与东头一间茆屋住。

形式: 古风

辛卯秋旱已极至八月晦天大雷雨

八月晦日雷怒号,大雨如注风萧骚。

捷如鬼神撼山岳,涌若江海翻波涛。

屋茅平卷一重去,河水忽涨三尺高。

惊鸿翅湿飞不起,散乱中泽呼其曹。

云龙有意洗兵甲,下与苍生舒郁陶。

浮云收敛赤日见,天宇廓远无纤毫。

岁年不逢亦偶尔,吾将种麦耕东皋。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裴氏二节妇之诗为屯田房千户作

昔年夫君死漳戍,恨不从之泉下去。

有弟万里负骨归,获鹿原头与封树。

是时孤儿方学行,天地容身复何处。

此心匪石石可移,誓欲教儿如汝父。

儿成娶妇身始閒,一旦儿亡岂能顾。

妇姑相守到白头,至今不识门前路。

夫家赵郡知几年,乡里尝旌两节妇。

向来我识房将军,乃是节妇之侄孙。

岁时宁忘俎豆事,水旱肯废云山屯。

忠臣烈女有如此,千载义事辉高门。

形式: 古风

送万嘉会教谕之山阳

西江万君头戴笠,清时典教山阳邑。

王侯折简不可招,令尹之前只长揖。

深衣上堂开讲筵,衿佩铿锵如鹄立。

六经字字在所行,要使儒风更俗习。

朝盘苜蓿甘如饴,不羡诸公谋肉食。

人材作养期有成,他日当为教官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