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范君锡(其二)

报漫翁,无钱可沽酒。青衫典不得,黄卷卖不售。

借问公田中,秫米种几斗。

休管将来旱与水,莫为妻儿种粳米。

兄来留下二万钱,送与酒家主人未。

不然何计见春风,空将花插白头翁。

簿书营营几时了,何如载酒访扬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答范君锡(其二)》。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文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幽默,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报漫翁,无钱可沽酒”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经济窘境,无法购买酒来消遣,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接着,“青衫典不得,黄卷卖不售”进一步说明了他身无长物,连衣物和书籍都无法变卖以解燃眉之急。这种境遇下,诗人却并未沉沦,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借问公田中,秫米种几斗”一句,诗人想象自己在公田中种植高粱,暗示了他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休管将来旱与水,莫为妻儿种粳米”则表达了对自然风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但更强调了追求个人兴趣和理想的自由。

“兄来留下二万钱,送与酒家主人未”一句充满了幽默感,设想如果有人送来钱财,他首先想到的是买酒,体现了对饮酒乐趣的热爱。最后,“不然何计见春风,空将花插白头翁”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希望能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春天的到来,用鲜花装点自己的老年生活,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簿书营营几时了,何如载酒访扬雄”则是对过去忙碌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过上更加自由、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答范君锡(其三)

漫翁俊逸几无偶,安得吟诗类中酒。

却是蓬头枕上吟,不知还有人嗔否。

漫翁春思今如何,但觉新诗老更多。

却应笑我粗豪甚,颇似将军出塞歌。

形式: 古风

呈周裕之

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

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

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

形式: 古风

恨君不作洛阳客

余虽不作洛阳客,自有吟魂兼醉魄。

吟魂醉魄御风行,看尽千花万花色。

宁知洛浦有人留,挽定春衫归不得。

脱身误入嵩山中,山中逢见白须翁。

欢然借我双金童,须臾引入花林中。

乱花深处迷西东,花光照天香薰空。

金盆挹酒双瑶钟,酒酣邀我吟春风。

绀云千丈挥玉虹,搜罗万变穷神功。

有人飞下紫霄峰,酬诗解佩声玲珑。

余方却步不与语,笑余不似郑交甫。

形式: 古风

答钱思权

两个学官位,都来一步地。

青眼与白眼,五日不相视。

子为道涂行,我为刀笔吏。

两者较勤劳,大同而小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