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周裕之

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

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

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徐积所作的《呈周裕之》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友情的深邃与离别的无奈。诗中通过周裕之与张宜伯的友情故事,展现了人物间的情感纠葛与时空的距离感。

首句“海陵周裕之,又为淮上客”,点明了周裕之的身份和所在之地,海陵与淮上,两地相隔,预示着人物之间的距离与别后的思念。接着,“来寻南郭路,不见张宜伯”一句,写出了周裕之为了寻找旧友而踏上旅程,却未能如愿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遗憾之情。

“宜伯在京口,不知谁与游”则进一步揭示了张宜伯的行踪,同时也流露出对好友现状的关切与担忧。最后,“时时应北望,只可见瓜州”一句,以北望瓜州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周裕之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复杂与深远,以及时间与空间带来的距离感,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恨君不作洛阳客

余虽不作洛阳客,自有吟魂兼醉魄。

吟魂醉魄御风行,看尽千花万花色。

宁知洛浦有人留,挽定春衫归不得。

脱身误入嵩山中,山中逢见白须翁。

欢然借我双金童,须臾引入花林中。

乱花深处迷西东,花光照天香薰空。

金盆挹酒双瑶钟,酒酣邀我吟春风。

绀云千丈挥玉虹,搜罗万变穷神功。

有人飞下紫霄峰,酬诗解佩声玲珑。

余方却步不与语,笑余不似郑交甫。

形式: 古风

答钱思权

两个学官位,都来一步地。

青眼与白眼,五日不相视。

子为道涂行,我为刀笔吏。

两者较勤劳,大同而小异。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妾薄命

妾家本住吴山侧,曾与吴姬斗颜色。

燕脂两脸绿双鬟,有貌有才为第一。

十岁能吟谢女诗,十五为文学班姬。

十六七后渐多难,一身困瘁成流离。

尔后孤贫事更多,教妾一身无奈何。

其时痴騃被人误,遂入朱门披绮罗。

朱门美人多嫉妒,教妾一身无所措。

眉不敢画眼不抬,饮气吞声过朝暮。

受尽苦辛人不知,却待归时不得归。

罗衣满身空挹泪,何时却著旧时衣。

形式: 古风

如今

如今八月九月时,吟翁还爱黄菊篱。

及见清风杨柳枝,时时对柳呼酒卮。

头颅半秃牙齿稀,村田未去寻牛衣。

为唱骊驹不及时,主人先道无庸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