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土州飞来钟歌

金精鼓橐铜官飞,入江斗龙腾杀机。

丰隆击剑刜纽断,裹创蚀土瘖不归。

至今僵立土司界,偷儿磨鋊辄遭械。

云何神物此狡狯,荒徼图经失所载。

检校使者非黄车,足迹不蹋明都隅。

大小东阳能好事,手携毡蜡文新模。

文称钟主杨景通,富良刺史宏农公。

思琅广源兼节度,爵阶一一东都同。

户属太平为世族,高曾祖考皆勋庸。

帝婚乃缔寿阳主,陬陲惣辖销兵戎。

司凛山前架岩岊,崇庆寺开贲梵宫。

皇帝宝祚祝绵茂,太后圣寿增延洪。

爰铸此钟留供养,用舍柒千余斤铜。

会祥太庆纪年四,作记元宵镫月中。

曹良辅撰杨某笔,校书集贤华资崇。

我从纪年忆仿佛,实维安南李乾德。

乃父日尊僣帝制,设官比似中朝职。

夸张炎极假二州,渐稀使问羁縻绝。

岂如赵佗窃号聊自娱,朝廷容之坐姑息。

宝坊庄严今何在,钟矣铸错字不灭。

南郊授朔少常姓,不待天戈自相贼。

呜呼往事安足论,《涌幢小品》谈无根。

孰搜文字到瘴窟,何况此地当年犹异域。

我无书史足考稽,作诗尤如寸莛击。

归携墨本小长芦,铜鼓斋中张坐隅。

好借白莲寺僧日本书,东西对陈如璠玙。

胜读东方先生《十洲记》,或当阎家职贡蛮夷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钱楷的《太平土州飞来钟歌》描绘了一座神秘而富有历史意义的飞来钟。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讲述了飞来钟的来历与传说。首先,诗人以金精鼓橐、铜官飞龙的形象,渲染了钟的神奇和威力。接着,描述了丰隆击剑的神话故事,暗示钟的来历不凡。

飞来钟在土司界僵立,成为警示偷盗者的象征,但其来历在荒徼图经中却未被记载,引出探寻之意。随后,诗人提及了铸钟的背景,包括皇帝、太后和权臣的荣耀,以及铸钟的规模和目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对信仰的重视。

诗中还提到飞来钟与历史人物的关联,如杨景通、宏农公等,以及他们家族的显赫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坊的庄严不再,飞来钟上的错误字迹成为历史的见证。诗人感叹历史变迁,引用《涌幢小品》等典籍,表达了对古代边疆异域文化的兴趣。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只能凭借记忆和想象创作诗歌,希望能借阅日本书来丰富知识。他将飞来钟与《十洲记》、阎家职贡蛮夷图等典籍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瑰宝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飞来钟为线索,展现了清代对历史、文化传承以及边疆异域的好奇和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内涵。

收录诗词(6)

钱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山纸用山谷奉答茂衡赠纸长句韵

海苔生海凝豨肪,潜然阴火浮幽光。

海人捣治成侧理,肌肤莹薄欺硬黄。

今年敕使特持赠,茂先不敢书瑰章。

平山一藏祛卢语,脉望浸淫断章句。

山僧索我赫蹄书,白氎朱绳象驮去。

小窗习静写《法华》,定胜摩醯供花雨。

嗟乎我用此纸不负纸,可识三乘结聚处。

此纸永在阎浮提,好将文字证初祖。

形式: 古风

赈灾(其一)

灌水入蚁穴,亦有芥渡升堂坳。

二州五县民,安能悬耒三载冲波涛。

河伯不仁风伯怒,终朝噫气欲拔树。

可怜树叶尽充粮,釜甑上屋舟入房。

房中白发翁与姥,恨非少壮能逃荒。

一沾皇仁泪如雨,那得货布成酒浆。

形式: 古风

赈灾(其二)

城中履繁霜,城外滔滔无草黄。

昔时墐户入室处,祇今舍作鼋鼍藏。

鼋鼍慎毋久窟宅,中有先人之白骨。

形式: 古风

赈灾(其三)

鸺鹠叫月江枫殷,忍见白浪来排山。

北不开云梯关,东不辟斗龙港。

冯夷驱人作螺蚌,丰年饿死海陵仓。

有水无土天茫茫。鬻子负盐过江窜。

老兵得之拟城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