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十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方孝孺对于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到“新制蒲鞭赐理官”,指的是蜀王赐予官员一种新的刑具——蒲鞭,以象征轻罚之意,旨在提醒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秉持仁慈之心。接着,“丁宁用法效刘宽”一句,表明了蜀王希望官员们能够效仿东汉时期的名臣刘宽,以仁厚之心施政,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又不失人情味。
“好生要使民无犯”表达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减少犯罪,这与儒家强调的“仁政”理念相契合。最后,“示辱如宽也不难”则进一步强调了实施仁政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官员能否像刘宽一样,以宽容和仁爱的态度对待民众,通过示辱(即轻微的惩罚)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而不是单纯的严刑峻法。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方孝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古代贤臣治国理念的推崇。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窥见明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道德与仁政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