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蜀王赐果十首(其十)

新制蒲鞭赐理官,丁宁用法效刘宽。

好生要使民无犯,示辱如宽也不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谢蜀王赐果十首》中的第十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方孝孺对于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诗中提到“新制蒲鞭赐理官”,指的是蜀王赐予官员一种新的刑具——蒲鞭,以象征轻罚之意,旨在提醒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应秉持仁慈之心。接着,“丁宁用法效刘宽”一句,表明了蜀王希望官员们能够效仿东汉时期的名臣刘宽,以仁厚之心施政,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又不失人情味。

“好生要使民无犯”表达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减少犯罪,这与儒家强调的“仁政”理念相契合。最后,“示辱如宽也不难”则进一步强调了实施仁政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官员能否像刘宽一样,以宽容和仁爱的态度对待民众,通过示辱(即轻微的惩罚)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而不是单纯的严刑峻法。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方孝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古代贤臣治国理念的推崇。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窥见明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道德与仁政的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无题(其一)

宫臣传教造安车,驾出金门赐旧儒。

优老免亲藩国政,入朝唯读帝王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无题(其二)

山南桃李竞春光,食实年年在异乡。

应被旁人暗相笑,闲官那得许多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无题(其三)

伯兄海上思相见,幼子山南忆别离。

两地关心归未得,夜看云汉立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远违阙庭(其一)

恋阙思家两系情,君王恩重屡留行。

欲知去国迟迟意,三日秪趋一日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