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五)

觉性海中,圆无不融。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穷则变,变则通,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

形式: 偈颂

翻译

在觉性的海洋中,一切圆满都得以融合。
听闻时感到富贵,但见到后又陷入贫困。

注释

觉性海:比喻人的内心世界或智慧的海洋。
圆无不融:形容一切都能包容和接纳。
闻时:听到的时候。
富贵:指表面上的荣华富贵。
见后:看到实际情况后。
贫穷:指贫困的境遇。
穷则变:在困苦中寻求变化。
变则通:变化就能找到出路。
草鞋:象征朴素的生活。
狞似虎:虽朴素但仍具威猛之态。
拄杖:比喻生活中的依靠。
活如龙:即使依靠简单,也能展现出活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觉性海中,圆无不融",比喻人的本性如同广阔无边的海洋,包容万物,无所不容。"闻时富贵,见后贫穷",暗示世间荣华富贵与贫穷困苦都是相对的,转瞬即逝。

"穷则变,变则通",引用《周易》中的道理,表明在困境中变化是通向解脱的关键。"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形象地描绘出即使生活艰难,也能坚韧不拔,草鞋虽简陋却有虎之威猛,拐杖虽寻常却显龙之活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超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禅宗崇尚自然、变化和坚韧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15)

释子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四)

进以礼,退以礼。录得语一篇,不在纸衣里。

所以智藏被马师涂糊,克宾遭兴化钝置。

千古之下,挂人唇齿。恩大难酬,痛入骨髓。

检点将来,玄沙道底。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三)

时节既至,其理自彰。井井秧浮绿,村村麦弄黄。

半窗山月白,一枕竹风凉,笑倒山前邓八郎。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一)

古佛心,即于今。

春风浩浩,春雨霖霖,高山流水少知音。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德山焚疏钞,临济烧禅板。

堪悲堪笑,一对无孔铁锤,驴年梦见正法眼。

形式: 偈颂 押[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