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郊二首(其一)

人远地形旷,气收天宇高。

不辞乘兴出,直恐应接劳。

送雁时挥弦,羡鱼复临濠。

君知适意乐,未悟生二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步入广阔天地的体验。首句“人远地形旷”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远离人群,置身于辽阔大地之中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气收天宇高”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高远的意境,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收束在一种深邃而宁静的状态之中。

“不辞乘兴出,直恐应接劳”表达了诗人虽有出游的兴致,但又担心过多的感官刺激和外界事物的纷扰会使人感到疲惫,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外界诱惑的节制。

“送雁时挥弦,羡鱼复临濠”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通过“送雁”与“挥弦”,“羡鱼”与“临濠”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可能在欣赏自然界的美好,如雁群的飞翔,鱼儿的游弋;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如通过“弦”表达内心的音乐情感,通过“濠”象征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君知适意乐,未悟生二毛”则是对读者或自我的一种反思。诗人似乎在说,他知道追求内心的快乐是重要的,但同时也意识到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已不再年轻,白发悄然生长,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外部世界之间关系的探索。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后出郊二首(其二)

岁晚农事毕,里闾竞欢然。

相见有馀情,独游颇忘年。

上怀羲皇世,下感沮溺贤。

岂以六金印,而轻二顷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凉榭许道宁画山

许生擅丘壑,融结随毫端。

醉埽堂上壁,参差皆可观。

飞雪暗连峰,对之中夏寒。

吾能捐万事,于此聊盘桓。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独钓南湖

澄澄春波深,中有鲂与鲤。

无人收潜隐,好生得吾子。

投竿坐孤石,尽日倦未起。

既失常若惊,有逢忽然喜。

子心岂残物,子道岂娱己。

人谁辨子意,我请尽其理。

垂钓须得鲜,治国须得贤。

所以不惮勤,岂在虾鱼间。

君子爱其君,讽谕以为先。

詹何臧丈人,古事皆已然。

谁将子之术,更诵吾君前。

形式: 古风

负暄四首(其一)

岁晚天地闭,积阴冻乾坤。

大钧止亭育,群鬼私自尊。

窃弄造化柄,擅令众阴存。

幽奸发玄漠,死气蒸黎元。

朋党渐相蔽,大辰诉其冤。

帝惟百物忧,恐不见阳春。

敕使拘众鬼,朝曦送微温。

大明焕幽郁,和气迥昆崙。

初晓尚馀禀,渐高遂增暄。

烦冥避穷朔,玉烛调中原。

众蛰久僵俘,今来更腾鶱。

微禽鴳与雀,弄影势飞翻。

草木反生意,益思擢鲜繁。

潜鱼离冰穴,无数游清源。

嗟我同此庆,兀然坐朝昏。

缊袍幸可赖,卒岁无复论。

稍稍出辞气,仰天荷公恩。

始知过狐白,愿得陈至尊。

昔宋有愚叟,亦能款君门。

况今事西讨,十万罗櫜鞬。

烽火通警急,铁衣绕夷蕃。

幸悲堕指魄,少慰无衣魂。

诚使胜挟纩,岂在衣便蕃。

斯言出感激,忠信非诈谖。

何由露天听,虎豹守天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