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绵江

江烟漠漠白鸥飞,倚棹中流看落晖。

涪右水从中坝合,剑南山到左绵稀。

孤松远岸如人立,游子他乡见燕归。

又是一年秋欲半,荻花风起鲙鲈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高其倬的《渡绵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首句“江烟漠漠白鸥飞”,通过“漠漠江烟”和飞翔的白鸥,展现出江面的开阔与宁静,以及自然的恬淡之美。次句“倚棹中流看落晖”,诗人独自倚靠船桨,欣赏着夕阳西下,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涪右水从中坝合,剑南山到左绵稀”,诗人以地理意象描绘绵江两岸的景色,涪水与中坝相汇,剑南山脉在远方稀疏可见,展现了绵江的宽阔与山水的连绵。

“孤松远岸如人立,游子他乡见燕归”,诗人借孤松的形象表达孤独的游子之感,同时以燕子归巢象征着季节更迭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又是一年秋欲半,荻花风起鲙鲈肥”,点明时令已至秋季中期,微风吹过,荻花飘扬,预示着鲈鱼肥美,为画面增添了丰收和归家的温馨气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绵江的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收录诗词(26)

高其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雪山

蜀山峍屼皆参天,雪山高压群山巅。

剑岭巫峡总培塿,青城峨岫差随肩。

禹迹不到失搜纪,遂使岳镇居崇班。

五丁有力不敢凿,胚浑元气无雕镌。

到今尚存太始雪,盛夏早似初冬寒。

我来成都苦卑湿,每遇高爽心安便。

入秋十日九阴雨,侧身西望空长叹。

忽然金风扫霾翳,半空横转兜罗绵。

素云一段落天外,白头卓立罗烟鬟。

天门玉龙露寒鬣,海风吹水排银澜。

数百里外一举首,爽气已到须眉间。

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压覆常忧坤轴折,回旋怕触曦车翻。

高鸟之翔不敢度,往来或似飞空仙。

此外茫茫复何有,蜂屯蚁聚丛生番。

乃知造物有深意,区界夷夏分中边。

刀州刺史真好事,欲通天险招呼韩。

橐驼载布马载粟,罗致火罽收冰蚕。

去年行台留陆贾,今年绝塞归张骞。

似闻西方诸部落,稽首请事天可汗。

蜀人弱脆蛮顽奸,畏之不啻雀见鹯。

况复此曹不耕织,毳衣肉食劳县官。

安得天生巨灵手,擘山为塞邛崃关。

形式: 古风

同人元祐观看花小饮

一丝朝雨减轻尘,十里啼莺碧树新。

骄马频嘶曾到处,疏松全似不羁人。

百花影里瞢腾酒,三月中间烂漫春。

谁道金门无剧事,年年风景趁间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独坐感怀

九十春光欲二旬,催花风起落镫辰。

年华半向愁中尽,生事惟余懒处真。

托意渐谙吟楚雨,闭门长似在漳滨。

贾生未办千金赋,目断天涯辇路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香与顾书宣陈南麓汪安公同赋

掩冉清芬散,絪缊薄雾微。

未浓飘欲断,渐远拟仍飞。

侵晓生芳径,因春上舞衣。

轻呵妆后镜,寒下夜浑帏。

汤殿融融水,兰釭夜夜辉。

一星篝火灺,六曲绣屏围。

月榭初经雨,邻花不掩扉。

蝶回知有恨,风定若无依。

锦荐余温在,罗巾旧事非。

背人匀麝罢,临水握兰归。

荡子同韩嫣,名娃胜鲍徽。

辟邪须作佩,莫只重珠玑。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