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顾逢的《百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得意春风里”开篇,展现出百舌在春风中欢快鸣叫的场景,透露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接下来,“山林异样鸣”进一步强调了百舌声音的独特和山林间的和谐共鸣。
诗中的百舌被赋予了神奇的能力,“虽无三寸舌,解作百禽声”,它虽然没有真正的语言,却能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这展现了其非凡的模仿力和艺术才华。然而,这种巧技也有其局限,“巧处难求色”,意味着百舌的声音虽然美妙,但难以捕捉到其色彩般的形象。
最后两句“金笼容不得,应是愧流莺”,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百舌对于被囚禁在华丽的金笼中的不适应和内心的遗憾。它宁愿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间鸣叫,也不愿被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者的批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百舌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才华被束缚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